投中网
搜索
登录 | 注册
投中网  >  资本市场  >  正文

清华系已收获10个IPO,总市值超2000亿

投中嘉川   |   宋梓翔
2025-10-09 15:10:10

10家IPO、2000亿市值,清华人再一次主宰了中国资本市场。从实验室到上市公司,从校友创业到校友投资,一条完整的清华系产业闭环正在形成。

2025年已经过去了3个季度,在前三个季度中中国企业共计收获了197个IPO。投中嘉川统计了这197家企业后发现,清华系创业者是IPO市场中表现最为活跃的群体。

他们新创造了10家上市公司,覆盖半导体、机器人和新材料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目前这10家公司总市值已经突破2000亿人民币,其中7家公司市值超100亿,两家市值超过400亿。

另有6家企业创始人来自于南京大学;北大、上海交大各有5家;新加坡国立、浙大和人大各有3家;北理工、北航和湖南大学各有2家。

图片

清华系已有10起IPO,7家市值破百亿

据投中嘉川CVSources统计,2025年1-9月,A股、港股、美股共有197家中国企业完成上市。

排除掉信息不完全的企业家数据,这197家新上市的企业中有10家创始人或实控人来自清华大学。这一数据让清华成为了前三季度收获IPO最多的高校。不出意外的话,也将是今年收获IPO最多的高校。

这10家企业分别是:禾赛科技、极智嘉、峰绍科技、周六福、海博思创、天和磁材、新恒汇、讯众通信、元保、一品威客(见下表)。

图片

他们在三地资本市场总计募资近130元人民币。其中半导体、机器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家企业(禾赛、极智嘉、峰绍科技、海博思创、天和磁材、新恒汇)募资超过100亿元。

最近的案例是9月16日,被誉为“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禾赛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这家公司凭借芯片化架构和高度自动化产线,让车载LiDAR真正实现了规模化量产,目前已经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核心客户涵盖比亚迪、理想、文远知行等头部厂商。

创始人李一帆出生在工程师世家,从小就是学霸。在保送到清华大学后,就读于精密仪器系。在清华和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认识了好友向少卿、孙恺。三人于2015年一起创办了禾赛科技。

天才团队+自动驾驶赛道,让禾赛科技受到一级市场的追捧。禾赛科技先后共计融资9轮,包括光速中国、真格基金、启明创投、高瓴创投在内的顶级机构,和百度、博世、小米等产业方都是其投资人。

今年港股IPO,禾赛获得了169倍的超额认购并募资了41.6亿港元,上市当日市值最高达360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禾赛科技早在2023年就已经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背后的投资机构也早在当年就已经获得巨额回报。

再看看另一家清华系公司,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极智嘉。

极智嘉创始人郑勇,本硕都就读于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跨国公司ABB和圣戈班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多年,后又加入新天域资本负责TMT和机器人行业投资,对投资和机器人领域拥有深刻见解。

2014年,郑勇在考察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时,意识到机器人系统在物流领域有非常大的价值和市场空间。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他逐渐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经过一番准备,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李洪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师刘凯、曾参与国家级重点机器人项目且在瑞斯康达工作的陈曦,最终成为与郑勇一起创业的伙伴。2015年2月,他们在北京成立了极智嘉。

郑勇团队先后从火山石投资、高榕创投、祥峰投资、华平投资、Granite Asia、D1 Capital、云晖资本、CPE源峰、中网投、中金资本等手中拿到超过44亿元。

2024年,极智嘉已经获得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的认可,累计向超40个国家交付了56000台AMR机器人,一年的收入达到24亿元。今年上半年,极智嘉的增速不减,收入同比增长31.0%至人民币10.25亿元。这为顺利IPO奠定了基础。

7月9日,极智嘉在港交所完成IPO,总募集金额达到27.12亿港元,上市首日市值突破220亿港元。后续股价暴涨近80%,市值也飙升至近400亿港元。而回想起2017年底完成A轮融资时,极智嘉估值仅为6亿元人民币,郑勇在不到8年时间里让企业市值翻了66倍。

校友资本和科研成果形成闭环

在清华系上市公司的背后,清华系资本也功不可没。

作为今年科创板最受关注的储能企业,1月上市至今狂涨12倍的海博思创的成长几乎完整走过了“校友创业—清华系资本—资本市场”的闭环。

海博思创这家如今的储能巨头可以说是由清华大学一手孵化出的成果。在公司成立于清华科技园不到一年后,清华启迪之星孵化器和清华控股的清控银杏就在种子轮和天使轮累计为公司注资800万。

随着规模扩大,公司又陆续吸引清控华科、武岳峰资本、陆石投资等带有清华校友背景的资本加入,帮助公司在储能产业链中快速占位。

对清华系资本而言,对海博思创的孵化是一次从校友创业到校园资本加持再到资本市场的完整循环,展示了清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的生态合力。

类似的校友创业和校友资本的互联在其他几家清华系IPO企业中也都有体现。

比如,禾赛科技背后投资人也有清华背景。在禾赛天使轮就出手的大米创投,其创始人艾民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后在清华经管学院读了EMBA。作为禾赛最早的投资人,艾民在2023年的美股IPO中就获得近85倍的账面退出回报。后续融资也有清华系投资人支持,如将门创投创始人高欣欣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门创投在A轮就成为李一帆的投资人。

而在A轮投资了极智嘉的高榕创投和火山石创投也是由清华校友成立。高榕的三位创始人张震、高翔、岳斌均毕业于清华大学,高榕也因此在创投圈素有“清华帮”之称。火山石投资创始人之一董叶顺,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高榕创投和火山石在极智嘉项目上获得了超1000%的账面退出回报。

清华创业者已经锁定下一波IPO浪潮

进入2025年,清华系创业者在一级市场市场上不断创造“明星项目”。

最典型的莫过于“星动纪元”。这家公司创始人陈建宇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前期在清华大学著名的交叉信息研究院(IIIS) 和 CoAI(人机协同)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在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孵化下,2023年陈建宇创办了这家具身智能公司。

创立之初,公司的最大支持者为华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机构,是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性公司,也是清华大学孵化、推动技术转移的实施主体。星动纪元在今年7月刚刚完成了约5亿元A轮融资,鼎晖VGC、海尔资本等大机构领投,清华系资本清控基金也一路加持。

在8月世界机器人运动会五人制足球赛中多次大比分零封对手并最终夺得冠军的“加速进化”,核心团队成员也均来自出身于清华机器人控制实验室。公司也于7月底刚刚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源码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清华校友创立的机构也在持续支持。

与此同时,清华自动化系校友金戈发起的灵御智能,专注于机器人控制与人机交互,已获得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校友基金等早期支持;再如零次方机器人,在半年内连续完成多轮天使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突破亿元,背后同样有水木基金、力合科创等清华系资本的身影。

可以看到,这些最新崛起的项目大多集中在具身智能与机器人这一前沿赛道,既符合AI大趋势的延伸,又延续了清华在工程技术上的传统优势。

更重要的是,清华校友资本的持续加码,使这些项目在极早期便能获得资金与产业资源的双重支持,形成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速通道。

就在9月底,由三位清华校友在2016年创立的AI+机器人独角兽“梅卡曼德” 拟赴香港IPO,计划募资超2亿美元。早些时候,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智谱AI、智能座舱初创镁佳股份、和射频前端芯片企业飞骧科技等由清华校友创立的公司也纷纷正式开启了IPO流程。

从课题项目到上市公司,清华系正在形成“科研成果—校友创业—校友资本—资本市场”的完整闭环。这种闭环不仅让清华系企业在起步阶段就拥有更高的成功率,也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创造出新的明星案例,成为高校校友创业生态中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


网站编辑: 郭靖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 20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投中网
  • CVS投中数据
  1. 创新经济的
    智识、洞见和未来

  2. 投资人都在用的
    数据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