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
登录 | 注册
投中网  >  硬科技  >  正文

泓迈投资董事长于伟霞:新材料,制造业强国的终极比拼

投中网   |   投中网
2023-05-29 16:50:35

随着产业的成熟与规模的扩大,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新材料赛道的复杂性。从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每种材料之间的跨度极大,并且对投资人提出了很高的知识储备要求。

近几年,新材料赛道的投资热度快速升温。公开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国内新材料的创投数据实现了连续增长,公开融资事件数量从74起跃升到了187起,到目前位置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1039.28亿,用实际行动兑现了2021年出台的十四五、2035规划纲要中,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的重要部署。而据工信部预测,202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10万亿元。

但随着产业的成熟与规模的扩大,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新材料赛道的复杂性。从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每种材料之间的跨度极大,并且对投资人提出了很高的知识储备要求。

再加上“研发型”赛道所自带的长周期、高不确定性等“先天不足”,很多入局新材料、看上去身处风口的投资机构反而变得焦虑。有人担心自己All in一个长周期领域会产生过多的沉没成本,有人被困在市场认可阶段,不知道自己瞄准的是一个“伪需求”还是一个“前沿趋势”。

那么,我国新材料赛道目前到底发展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准备入局的投资方应该怎样入局?5月26日,在2023中国(温州)创投大会暨“投资浙里”基金招商联盟·大罗山基金村启动仪式上,泓迈投资董事长于伟霞发表了题为《新材料,制造业强国的终极比拼》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尊敬的杨市长、叶院士,各位温州市的领导,企业家和投资领域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分享的题目叫做“新材料,制造业强国的终极比拼”。为什么新材料是制造业强国的终极比拼?这要从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发展历程讲起。 

最早我们形成国际竞争的产品都是终端产品,例如80、90年代的白色家电,后来的手机,甚至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全世界领先的通讯行业,拥有了该产业里世界上最优秀最大的企业。到了第二阶段,竞争体现在了部件上,比如汽车,很多汽车企业虽然整车国内生产,但部件是进口的。这个趋势在2000年前后非常明显。 

随着科技技术进一步提高,很多部件都是国产化了。汽车行业到了今天,大部分零部件制造实现了国产化。只是如果进一步追溯到原材料,就会发现很多还是进口的。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辆车的保险杠、内饰板、把手都是国内企业做的,但是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很多还是拜耳、巴斯夫这样的进口企业。中信部曾经对30多家大型企业做过调研,发现有30%的关键材料在国内还属于空白状态,50%还是依赖进口。当然这不是今年的最新数据,是最近两年的数据。 

包括大家聊到的半导体大尺寸硅片、高性能靶材,在半导体行业确实是现在比较依赖进口的领域。比如说碳纤维,这都是非常典型没有国产化的新材料细分行业。

所有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材料是基础。我举一个例子,大飞机。做大飞机的目的是做大,要能飞起来。那么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新材料。大家如果看一下PEEK的供应商,就会发现只有后面几家是国内的,前面大部分是国外企业比较多。 

我跟大飞机的专家交流过这个现象,目前大部分主材的国产化率。大家猜一下有多少?5%,尚未到10%,辅材现在的国产化率也只有10%。现在大家的工作量非常非常大,管采购的负责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为从顶层大家认识到这个东西不快速解决就是卡脖子,我们的飞机飞不起来,如果哪天国外企业说不供就是不供了,我们问题解决不了。以大飞机为例我们要解决的卡脖子点很多都是在材料上,越往后发展,材料才是我们的终极武器。 

接下来再看一下新材料领域里面国际态势是什么样的。

我们总结了一下新材料领域企业情况,整体产业分布差异化明显,这些企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级材料企业巨头。美国这几家巨头大家都非常了解的,他们的产业比较全面,欧盟整体发展水平很高。日本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比较新的产业,在半导体、碳纤维和显示材料里面是很领先的。

日本在新材料领域里面有一个特点,他们没有全面发展,而是在比较先进的领域里面新材料占有绝对垄断地位。以大丝束碳纤维为例,日本巨头东立和三菱加在一起占全世界54%的市场份额。半导体方面这一两天刚刚有了最新的禁售名单,浸润式光刻机被加进来了,日本在光刻胶、大尺寸硅片领域里面现在占到52%的市场份额。显示领域里面日本有一家企业叫大日本印刷,是OLED金属模板唯一的供应商。别看小日本,我们以为日本有失落的30年,但其实在新材料领域,日本跟国家的体量来比很多领域非常领先,尤其是新兴的领域。另外是韩国,韩国有三星、LG、SK,三星显示领域比较领先. 

我们再看一下新材料企业的发展态势。这个产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一个新材料会有越来越多的巨头,最后形成寡头垄断。 

我以前投过一家高端的工程塑料企业,这个企业技术很领先,它做出来的产品是可以媲美拜耳、巴斯夫国外的领先企业产品。现在它已经进入到所有我们能想到的高端车型,宝马、奔驰,国内的包括比亚迪,通讯领域华为也都进了。每一年市场销售都是翻番增长,但是利润波动很大。为什么?因为上游原材料采购的时候,要跟科思创采购。上游产品很容易随着油价波动,随着俄乌战争价格波动很大。但是它的竞争对手是一体化的,这个阶段可以不挣钱,我在这个领域里面不会提高价格,但是我的上游原材料赚钱很多,我就可以在这个阶段利润少一点。一体化的情况下可以分阶段占有利润。当它的业务线只能做其中一段的时候,即使你的技术很好,成本比别人低都没有办法跟巨头竞争。新材料发展的特点,你会越来越巨头、越来越一体化。 

温州有家青川控股就很有代表性。他们在印尼有自己的码头、飞机场,从矿石开始到全产业链。这样的企业可以成长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巨头材料企业。

新材料企业的特点是会寡头化,因此这个领域里面并购案例此起彼伏。就投资人来说,我们要有认知,新材料投得好可以成为千亿级企业,新材料并购退出也是可能会经常采用的方法,这就是行业特点。

我在这里用资本市场的数据比较。中美日三国现在在这个领域竞争比较激烈,咱们中国现在上市企业一共有5212家,新材料板块有773家,市值超过1000亿的有7家市值超过500亿的有14家。

对比来看,2022年我们的GDP是16.8万亿,美国是23.5万亿,日本是4.27万亿,我们是美国的70%,但我们新材料的市值只能是美国的三之分之一。日本的GDP虽然只有我们的20%多,但是他们的新材料上市家数市值却是我们的一半。

占比角度而言,资本市场是非常好的缩影。每个国家的上市企业是优秀的企业代表,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新材料企业还有很大的空间,这就是在座各位可以努力的空间。

基于上述的情况,我们做投资或者做企业,到底什么样的投法,或者什么样的做法才能符合新材料领域的发展规律呢?从投资的角度,怎样才能抓到比较优秀的新材料企业呢?

我在新材料领域做投资也有20年了,发现这个领域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因为它一直处于发展状态。它的范围非常广,处处可以新材料。大家能想到的很多都是材料,你没有一个方法非常简单的把所有东西搞清楚。它可以按技术分、按品类分,比如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无机有机、产品形态分薄膜板材,可以按下游应用行业分,它的范围非常广,又互相交叉。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新材料的投资周期非常长。新材料从一个概念提出来,到真正能够投产验证产业化赚钱周期很长,而且这个周期长不仅仅是研发和生产的周期长,这中间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或和终端客户的配合。 

这里不止是说下游客户认可就可以,一定要下游的下游终端客户认可。一个材料得到整车厂认可,我要到上游的部件供应商那里做打样,部件供应商打样得有产线配合你,一旦打样成功下游愿意用,上游调材料要做产线调整要固定资产投资,这里面的难度和门槛非常高。新材料的产业因此投资周期非常长。 

第三,新材料的参与门槛也很高。除了技术,新材料企业需要的资源也跟其他赛道不一样。其他赛道比如在部件上,我把设备采购过来,相关的技术人员招过来培养一下,模仿一下容易。但新材料不是这样,很多的技术细节你没有办法模仿,比如有的东西需要十个原材料组合而成,你根本不知道这个组合到底是什么,供应商也不会告诉你,一定做了非常高级的保密。通过分子结构和化学测试推导你也不知道怎么形成,因为这里面的变量有100、1000个,还要互相乘一下,如果不是真的从底层理解,从技术科学层面掌握这样能力的话,我们很难模仿和突破,所以它的难度很大,同时门槛也很高。 

我们看过一个项目,这个东西研发出来再到产业化必须要做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一投就是一个亿两个亿。一个初创型企业怎么样才能投资一个亿两个亿?没有社会资本的支持,没有政府产业支持自己很难做,所以门槛也很高,整个行业就是这么难。就是因为难才成为要终极攻克的课题。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第一你首先得承认自己确实做不到那么全面。只能选细分的领域切入,一定要瞄准自己熟悉,能够搞清楚的关键细分领域来做;第二一旦我瞄准了关键细分领域,我一定要做生态链的布局,要跟上下游产业链结合,它太需要支持。一个小企业很难要求配合你打样或者怎么样。

但是好消息也有,美国跟咱们打科技战,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愿意试样了。

以前有一家企业做碳化硅的,碳化硅是半导体的上游原材料。过去很多企业试样,需要腾生产线出来,整个试用成本很高,原来采购国外的材料很成熟,又成本不高,根本没有必要试样,你想试样就得求爷爷告奶奶。现在因为美国人给我们卡脖子,有时候不给你供应,日子很难过,所以现在再有产品说打样试用的时候,下游的使用方越来越多愿意配合。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很多半导体企业的发展,我说真得好好感谢美国政府,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你们这几年能够大力发展,真的要好好感谢美国政府,它才是你们的财神爷,要不是它要跟我们打,要不是它禁运,很多原来产业链的企业有惯性,它已经习惯了安稳的日子,不会去做改变。这一下子打下来,真的把我们打醒了,现在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和支持,比前些年好很多。

我们一定要寻求专业专家的支持,我们跟中科院或者新材料的上市企业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因为新材料赛道太复杂了,太细节了,如果没有好的专家支持,全靠投资机构的理解,很多新技术你很难知道,这里面需要很多外部专家的支持。

基于我们自己的一些理解,我们大概在新材料领域里面有这样五个细分赛道,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用新材料,第二航天军工用新材料,第三半导体新材料,第四合成生物学,第五是健康食品原料。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中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发展过程当中,中国的汽车行业会迎来大翻身,未来新能源汽车会是天下。传统汽车发动机那些东西我们无法再超越了,但是新能源这件事情弯道超车会做的非常漂亮。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了,电芯企业中国的产量应该是最大的。可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在关键材料上被卡脖子。比如电池里面相关的材料。温州应该在氢燃料行业做了很多布局——电堆的产业很多,但真做出来有效比较好的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等能用产品企业,我们也走访了很多,这个很少。 

分享一下我们这个领域的一个投资案例,做硅碳负极。三元已经做到头了,除非做固态电池,唯一能进一步突破的就是硅碳负极。硅碳负极里很大的难点就是热膨胀和循环次数问题。这个企业循环次数大于1500度,高低温性能都是做得很好,他们做过对比,可以跟日本最领先的那家比,现在可以实现千吨级的量产。我们投的是天使,现在最新一轮宁德时代的投资机构和上汽产业链的投资都投了,现在是15亿估值。

第二军工航天用新材料,现在国家竞争,军工是基础。军工处在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过程当中,除了国际竞争导致的原因之外,第二原因就是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不是说军队的东西用于民用,而是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民营化,整个国家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到军工的供应链里面。这个改变是基于各方面考虑,一个是从效率角度,原来国有体系下大家发现效率比较低,可控角度全部是国有的也容易有很大变化。美国大的制造企业很多反过来就是军工企业,整个军工领域我们认为面临一波增长,需要用到的东西很多,我这里不适合展开讲,我们还是以民用的例子。

我们搞材料的人知道,如果某个材料能够用到航天航空上,那么它就是最高性能的材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个案例是我们投资的一家做真空成型辅材的企业,规模一个亿,每年增长50%,现在大概两千万利润,拥有西北工业大学和航天科技集团的背景。我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例子,是因为现在我们大飞机上的就是采用的这家产品。全世界能做的没有几家。

商飞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们说有一次用他们辅材的供应商跟他们打电话说,最近产品不稳定,能不能换一换,最近批次质量特别不好。美国供应商说产品批次不稳定很正常,你们再重新采购一点,对方根本就不理你,你爱高兴不高兴,反正你只能采购我的。他们也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

现在我们国内这家企业还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可以做出来这种成型辅材,大概水准可以做到80%的水平,假以时日我相信他们肯定能做好,完全替代进口。

所以市场空间有多大呢?现在只有整个用量10%,目标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国产化率要60%。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企业成长性有多高,但是核心你得做出来。另外一个领域是合成生物学,大家可以理解这是新技术,组合技术做出来的,下游应用也很多,这个东西改变太大了。有一家上市公司做材料的,下游是尼龙,它用合成生物学做出来的东西卖价只有原来一半情况下还有45%的利润,这个东西可以颠覆很多学科。

我们也投了一家合成生物学的企业,中科院背景的,它是全球最大的贝塔丙氨酸的生产企业,合成生物学企业很多,很多只有技术研发,他们已经规模比较大了。

另外5G半导体,这个不展开讲了,这是其中做一个封装材料的,这个老板原来创业就是做了第一代产品卖给上市公司,现在发展到了第三代技术,这个东西一做出来英特尔就发现了,英特尔投了六千万,还没有大规模量产,因为发现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已经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这家可能在这个细分领域现在是全球技术最领先的企业。 

我们也会投一些功能性食品的原材料,比如天然植物提取物。这些原材料的下游是消费品,红牛、可口可乐上游也有技术含量,各种糖,在消费品领域应用很广泛。 

投资角度这类企业的好处是下游国产化稳定替代市场很广泛,从投资的角度是风险更小,现金流更好的细分品类。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机构,我们是比较精品的机构,一直专注于这个细分领域,投资了50、60家,上市了15、16家,温州有一家企业天正电气是我们投的现在已经上市了。具体就不展开讲了。

我们的团队长期耕耘于资本市场,我们好几个合伙人都是材料背景,比较专注于材料领域的投资。 

我的专业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来这次大会的感受。温州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浙江我很多地方都做了基金,包括宁波、杭州、湖州,我一直非常敬佩温州人,温州确实是中国非常典型有创新精神的商人代表。这次我到温州来深刻体会到,温州想要借助于创业投资的方法重塑温州产业结构的热情,温州的各级领导展现出了非常大的激情和创新能力。

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是“道阻且长”,非常艰辛,我相信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投资机构和企业能够齐心合力,在整个新材料领域取得大突破和发展。我们国家如果要成为制造业强国,一定要把别人卡在我们脖子上的铁链解开。我相信在大发展的过程中,温州企业界能够借助政府支持和机构助力,勇猛精进,成长出来世界级的新材料企业,站在新材料产业食物链顶端。祝福温州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和产业的精进,谢谢大家。

 

网站编辑: 郭靖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 20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投中网
  • CVS投中数据
  1. 创新经济的
    智识、洞见和未来

  2. 投资人都在用的
    数据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