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则自动创建新账号 如果手机号已注册则自动登录
在今年的“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突破571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243亿元,占比42.6%,物流订单2.78亿。阿里巴巴的市值在那一天也曾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与阿里在过去历年间所做的投资布局密不可分的。本报告作为投中研究院对BAT战略投资盘点系列的第三篇,将对打法最为激进的阿里巴巴在历年所做的投资布局进行一番回顾。
淘宝天猫支撑业务体系 电商生态圈初步形成
1999年6月,马云带领其他17位创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共同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之初至次年间,阿里巴巴共获得来自软银、高盛和美国富达投资等机构累计2500万美元的投资。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116亿港元;2012年6月20日,B2B公司从港交所退市;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NYSE:BABA)成功在纽交所挂牌,融资额达250亿美元,创纪录地成为美国市场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
此次美国上市的资产包当中涵盖阿里巴巴七个方面的业务:淘宝网(C2C)、天猫商城(B2C)、聚划算(团购)、1688.com(国内B2B)、全球速卖通(跨境B2C)、Alibaba.com(跨境B2B)以及阿里云(云计算)。支付宝和阿里小贷并不包括在上市资产当中。
本月4日阿里巴巴发布的上市之后的首份财报(2014年第三季度报)显示,2014Q3总营收达到168.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7%;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8.08亿人民币。营收当中的75.87%来自中国的零售业务(主要是淘宝和天猫),实现收入额127.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7%,该增长主要受在线营销业务(广告、服务费等)收入和佣金收入增长的驱动。第三季度移动业务的强势增长是季报中的亮点:移动平台交易额1990.54亿人民币,占比35.8%;移动端收入37.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20.2%;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2.1亿,同比增长138.5%。
从阿里巴巴当前营收的构成来看,中国的零售业务对其营收的贡献占75%,淘宝网和天猫依然是主要利润来源。淘宝网汇集了数以百万的商家,虽然并不收取销售佣金,但却会出售广告服务;而天猫主要提供知名品牌的销售平台,来抽取交易分成,能否吸引更多高端品牌入驻,或将成为天猫盈利增长的关键。剩余四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中国批发、国际零售、国际批发以及其他业务。
马化腾曾说过,腾讯在最初开始做电商的时候,远远低估了做电子商务的难度。看起来也的确如此,阿里巴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围绕其核心也是优势领域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布局,逐步向整个电商生态圈进行扩展。
那么,在业内被称作BAT三家当中投资布局最为激进者的阿里巴巴,在过去十年间究竟作了怎样的投资布局?是否是仅仅在围绕其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打造生态圈?
阿里巴巴的投资历程
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有两个团队与投资相关:阿里资本和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投中研究院借助CVSouce统计整理出阿里的投资团队历年在海内外投资和收购的90起案例(见附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个人名义成立的云锋基金和云溪投资的投资案例并不在此梳理之列。前者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为创始人、联合10多位成功企业家发起的基金,后者是马云携手史玉柱投资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平台。
图1 阿里巴巴历年投资和收购案例数量
从时间上看(见图1),与百度和腾讯的投资历程十分相似,阿里巴巴也是从2005年左右开始有对外披露的投资收购案例,并于2010年前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布局。
在国内投资方面,2012年以前,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主要围绕电商产业上下游,所投领域主要为垂直电商、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公司等。2012年开始,阿里正通过投资和并购布局移动互联网,弥补自身短板,在移动入口、社交、O2O领域频繁出手,比如UC浏览器、安智网、新浪微博、陌陌、高德地图、快的打车、丁丁网、口碑网等等。
在海外投资方面,2010年阿里收购了美国的Vendio和Auctiva部分股权,二者均为电商服务技术提供商,PE-PIPE注资新加坡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2011年收购位于美国的购物对比搜索引擎SingleFeed。2013年之后,阿里实施了更为激进的海外投资策略,布局范围更加广泛,除电子商务和物流以外,涉足本地生活服务、社交平台、医疗健康、文化传媒、游戏等领域。
图2 阿里巴巴投资和收购案例领域分布
从阿里所有投资案例的领域分布来看(见图2),思路比较清晰,围绕电子商务这一核心领域的生态链,布局互联网信息技术、物流,能够提供大数据和流量入口的社交平台、O2O、本地生活服务、在线旅游、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移动互联网入口等等。
同时也可以看到,阿里在其他领域的野心。
比如线下的连锁经营,阿里巴巴投资了全国性大型百货连锁集团银泰商业,持股比例不低于25%。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阿里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用来开发中国的O2O商场、门店及超市。
再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阿里收购了中信21世纪38%的股份,共支付9.32亿港币。中信21世纪主要业务是为中国医药产品提供产品识别、鉴定及追纵系统、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
阿里的投资手法
第一个特点,阿里巴巴当属现今国内互联网行业投资和收购行为最为激进的。阿里的激进可以用“土豪”来形容。阿里在美国做法是,大规模投融资轮次靠后的公司,比如美国拼车软件Lyft,珠宝、艺术品、奢侈品购物网站1stdibs。因为投后期成本较高,投早期相对成本低,靠砸钱来取胜。
第二个特点,阿里尽量投资行业第一名,占据重要位置,并保留增持的权利,排除竞争对手投资该公司的可能。比如新浪微博,高德,阿里皆拥有增资权。
阿里的投资逻辑
首先,是利用自身在电子商务应链上下游多年以来的经验和资源,以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布局为核心,看投资或收购对象的用户能否转化成电子商务用户。
其次,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与自己的现有产品线整合,补齐自己的短板。尤其是O2O以及移动社交为重点,缩小阿里与BAT其他二者,特别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差距。
再次,围绕用户在教育、文化、娱乐、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战略投资。投资标的以较为成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力求形成线上线下强大的商业尤其是服务业闭环,提高用户粘性,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
研究垂询
王子威 Jerry Wang(分析师)
Email:jerrywang@chinaventure.com.cn
媒体垂询
兰菲 Sophia Lan
Tel:+86-10-59799690-678
Fax:+86-10-85893650
Email:sophia@chinaventure.com.cn
关于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
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是股权投资领域专业、准确、全面的金融数据产品。
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由投中集团倾力打造,为国内外股权投资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以及高效的研究工具。
关于投中研究院
投中研究院隶属于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通过精准数据挖掘及行业深度洞察,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一站式研究支持与咨询服务。
关于投中集团
投中集团是一家领先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旗下金融数据、研究咨询、媒体资讯、交易平台、会议活动、金融培训等业务,为行业和客户提供专业、多层次的产品与服务。投中集团创建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起步之时,历经多年沉淀和积累,树立了专业的品牌形象,获得了行业同仁的广泛认可,并将继续引领和推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投中集团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设有办事机构。
引用说明
本文由投中集团公开对媒体发布,如蒙引用,请注明:投中集团。并请将样刊两份寄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A座7层
邮编:100007
收件人:于晓姣
法律声明
本报告为上海投中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中集团)制作,数据部分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本报告只作为投资参考资料,报告中信息及所表达观点并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本报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数据、图片、图标、LOGO等)的所有权归属投中集团,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的保护。本报告及其任何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数据、图片等)在用于再造、复制、传播时(无论是否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必须保留投中集团 LOGO,并注明出处为“投中研究院”。如果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需征得投中集团同意并有书面特别授权,同时需注明出处“投中研究院”。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创新经济的智识、洞见和未来
投资人都在用的数据专家
投中观点:阿里战略投资盘点 电商生态圈渐成型
在今年的“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突破571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243亿元,占比42.6%,物流订单2.78亿。
在今年的“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的交易额突破571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243亿元,占比42.6%,物流订单2.78亿。阿里巴巴的市值在那一天也曾一度突破3000亿美元。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与阿里在过去历年间所做的投资布局密不可分的。本报告作为投中研究院对BAT战略投资盘点系列的第三篇,将对打法最为激进的阿里巴巴在历年所做的投资布局进行一番回顾。
淘宝天猫支撑业务体系 电商生态圈初步形成
1999年6月,马云带领其他17位创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共同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之初至次年间,阿里巴巴共获得来自软银、高盛和美国富达投资等机构累计2500万美元的投资。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116亿港元;2012年6月20日,B2B公司从港交所退市;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NYSE:BABA)成功在纽交所挂牌,融资额达250亿美元,创纪录地成为美国市场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交易。
此次美国上市的资产包当中涵盖阿里巴巴七个方面的业务:淘宝网(C2C)、天猫商城(B2C)、聚划算(团购)、1688.com(国内B2B)、全球速卖通(跨境B2C)、Alibaba.com(跨境B2B)以及阿里云(云计算)。支付宝和阿里小贷并不包括在上市资产当中。
本月4日阿里巴巴发布的上市之后的首份财报(2014年第三季度报)显示,2014Q3总营收达到168.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7%;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8.08亿人民币。营收当中的75.87%来自中国的零售业务(主要是淘宝和天猫),实现收入额127.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7%,该增长主要受在线营销业务(广告、服务费等)收入和佣金收入增长的驱动。第三季度移动业务的强势增长是季报中的亮点:移动平台交易额1990.54亿人民币,占比35.8%;移动端收入37.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20.2%;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2.1亿,同比增长138.5%。
从阿里巴巴当前营收的构成来看,中国的零售业务对其营收的贡献占75%,淘宝网和天猫依然是主要利润来源。淘宝网汇集了数以百万的商家,虽然并不收取销售佣金,但却会出售广告服务;而天猫主要提供知名品牌的销售平台,来抽取交易分成,能否吸引更多高端品牌入驻,或将成为天猫盈利增长的关键。剩余四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中国批发、国际零售、国际批发以及其他业务。
马化腾曾说过,腾讯在最初开始做电商的时候,远远低估了做电子商务的难度。看起来也的确如此,阿里巴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围绕其核心也是优势领域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布局,逐步向整个电商生态圈进行扩展。
那么,在业内被称作BAT三家当中投资布局最为激进者的阿里巴巴,在过去十年间究竟作了怎样的投资布局?是否是仅仅在围绕其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打造生态圈?
阿里巴巴的投资历程
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有两个团队与投资相关:阿里资本和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投中研究院借助CVSouce统计整理出阿里的投资团队历年在海内外投资和收购的90起案例(见附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个人名义成立的云锋基金和云溪投资的投资案例并不在此梳理之列。前者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为创始人、联合10多位成功企业家发起的基金,后者是马云携手史玉柱投资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平台。
图1 阿里巴巴历年投资和收购案例数量
从时间上看(见图1),与百度和腾讯的投资历程十分相似,阿里巴巴也是从2005年左右开始有对外披露的投资收购案例,并于2010年前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布局。
在国内投资方面,2012年以前,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主要围绕电商产业上下游,所投领域主要为垂直电商、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公司等。2012年开始,阿里正通过投资和并购布局移动互联网,弥补自身短板,在移动入口、社交、O2O领域频繁出手,比如UC浏览器、安智网、新浪微博、陌陌、高德地图、快的打车、丁丁网、口碑网等等。
在海外投资方面,2010年阿里收购了美国的Vendio和Auctiva部分股权,二者均为电商服务技术提供商,PE-PIPE注资新加坡物流设施提供商普洛斯;2011年收购位于美国的购物对比搜索引擎SingleFeed。2013年之后,阿里实施了更为激进的海外投资策略,布局范围更加广泛,除电子商务和物流以外,涉足本地生活服务、社交平台、医疗健康、文化传媒、游戏等领域。
图2 阿里巴巴投资和收购案例领域分布
从阿里所有投资案例的领域分布来看(见图2),思路比较清晰,围绕电子商务这一核心领域的生态链,布局互联网信息技术、物流,能够提供大数据和流量入口的社交平台、O2O、本地生活服务、在线旅游、互联网金融,以及其他移动互联网入口等等。
同时也可以看到,阿里在其他领域的野心。
比如线下的连锁经营,阿里巴巴投资了全国性大型百货连锁集团银泰商业,持股比例不低于25%。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阿里持有合资公司80%的股份,用来开发中国的O2O商场、门店及超市。
再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阿里收购了中信21世纪38%的股份,共支付9.32亿港币。中信21世纪主要业务是为中国医药产品提供产品识别、鉴定及追纵系统、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
阿里的投资手法
第一个特点,阿里巴巴当属现今国内互联网行业投资和收购行为最为激进的。阿里的激进可以用“土豪”来形容。阿里在美国做法是,大规模投融资轮次靠后的公司,比如美国拼车软件Lyft,珠宝、艺术品、奢侈品购物网站1stdibs。因为投后期成本较高,投早期相对成本低,靠砸钱来取胜。
第二个特点,阿里尽量投资行业第一名,占据重要位置,并保留增持的权利,排除竞争对手投资该公司的可能。比如新浪微博,高德,阿里皆拥有增资权。
阿里的投资逻辑
首先,是利用自身在电子商务应链上下游多年以来的经验和资源,以电子商务生态体系布局为核心,看投资或收购对象的用户能否转化成电子商务用户。
其次,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与自己的现有产品线整合,补齐自己的短板。尤其是O2O以及移动社交为重点,缩小阿里与BAT其他二者,特别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差距。
再次,围绕用户在教育、文化、娱乐、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战略投资。投资标的以较为成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力求形成线上线下强大的商业尤其是服务业闭环,提高用户粘性,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
研究垂询
王子威 Jerry Wang(分析师)
Email:jerrywang@chinaventure.com.cn
媒体垂询
兰菲 Sophia Lan
Tel:+86-10-59799690-678
Fax:+86-10-85893650
Email:sophia@chinaventure.com.cn
关于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
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是股权投资领域专业、准确、全面的金融数据产品。
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由投中集团倾力打造,为国内外股权投资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以及高效的研究工具。
关于投中研究院
投中研究院隶属于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通过精准数据挖掘及行业深度洞察,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一站式研究支持与咨询服务。
关于投中集团
投中集团是一家领先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旗下金融数据、研究咨询、媒体资讯、交易平台、会议活动、金融培训等业务,为行业和客户提供专业、多层次的产品与服务。投中集团创建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起步之时,历经多年沉淀和积累,树立了专业的品牌形象,获得了行业同仁的广泛认可,并将继续引领和推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投中集团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设有办事机构。
引用说明
本文由投中集团公开对媒体发布,如蒙引用,请注明:投中集团。并请将样刊两份寄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A座7层
邮编:100007
收件人:于晓姣
法律声明
本报告为上海投中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中集团)制作,数据部分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本报告只作为投资参考资料,报告中信息及所表达观点并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本报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数据、图片、图标、LOGO等)的所有权归属投中集团,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的保护。本报告及其任何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文本、数据、图片等)在用于再造、复制、传播时(无论是否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必须保留投中集团 LOGO,并注明出处为“投中研究院”。如果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需征得投中集团同意并有书面特别授权,同时需注明出处“投中研究院”。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