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
登录 | 注册

投中年度盘点:2015年中国IPO市场十大事件

投中研究院  |   刘利     2016-05-19 22:32:05

投中研究院认为,本次股市的持续下跌,除了客观原因外,也有新股发行等因素的人为原因…

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变幻,A股市场经历了从牛市到熊市的转换,证监会和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市场调整,投资机构由此面临诸多挑战。同样在这一年中,国内市场上IPO数量和规模均有所增长,深交所全年IPO130家企业,数量全球领先。港交所全年IPO138家企业,募集资金总额2630.89亿港元,规模全球第一。

投中研究院对2015年中国IPO市场进行梳理与思考,总结盘点出2015年中国IPO市场十大事件。

1. 股灾压力巨大,证监会7月执行暂停IPO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决定暂停IPO,原因是“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出于审慎考虑,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原披露的预计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本次发行的后续事宜”。

与此同时,7月4日晚,28家已经获得IPO批文的公司分别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称因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已经启动申购程序的将退回申购资金。

原因所指的“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指的是6月以来A股接连出现的巨幅下跌。其中6月12日到29日,上证指数从最高点的5166.35跌至4053.03,跌幅超过20.86%。进入7月,A股的下跌并未止步,1-3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3.80%,大片股票跌停,超一半股票宣布重大事项暂停交易。此时若继续开放IPO,则市场打新资金的锁定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匮乏,不利于市场整体环境改善。

投中研究院认为,本次股市的持续下跌,除了客观原因外,也有新股发行等因素的人为原因,证监会暂停IPO体现了其救市的决心,提高了投资者的信心。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暂停IPO让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在募资和退出层面双双受阻。

2. 新三板扩容,分流IPO融资压力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统计的数据,2015年全年,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3557家,市场总容量达到5192家,超越了目前沪深市场上市公司总和,2014年末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仅为157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截止2015年末深沪市场上市公司总和为2827,新三板市场仅2015年的增长就突破了这个数量。

投中研究院认为,2015年A股市场经历了从牛市到熊市的转换,IPO通道被政策性封锁。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则转移到限制相对较少的新三板,其中不乏在一级市场享有一定声誉的投资机构。由于IPO和并购等退出的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新三板制度的逐渐完善,交易量的逐渐活跃,其作为退出渠道的优势将越发明显,可以使企业实现上市,投资机构得以脱身。

3. IPO堰塞湖疏导不畅,企业排队所需时间较长

证监会每月两批放行IPO,股市低迷导致IPO节奏放缓,加上2015年全年经济增幅放缓导致的企业直接融资需求急速上升,使得A股IPO堰塞湖水位进一步升高:根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截止2016年5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82家,其中,已过会120家,未过会66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637家,中止审查企业25家。

投中研究院认为,A股市场上IPO企业排队上市的问题一直存在,对企业来说,按照当前进度,600多家企业完成发行需要较长时间。IPO的节奏放缓使得投资机构将其作为退出渠道的预期减弱,减少了投资金额。

4. 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证监会11月重启IPO

11月6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先恢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已缴款的企业的发行,并考虑年底前重启IPO。同时改革新股发行体制,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制度。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因A股巨幅波动而暂停了4个月的IPO终于得以恢复,而发行制度的改变将减缓打新的“流动性虹吸效应”,新股无风险高回报将成过去时。

投中研究院认为,虽然IPO得以重启,但是伴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如取消现行的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改为定配售数量后再缴款等。企业的上市发行价格和市值将逐渐趋于合理性。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差价也将不断的缩小。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投资于较后期企业获得的利润将极微薄,由此机构投资企业的阶段不断前移。而投资较早期企业对投资机构的团队能力、机构对行业的理解把握等的要求比以前高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PE/VC的投资难度,改变了PE/VC的运作方式。

5. 股票发行注册制推出,为市场注入活力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草案明确,在决定施行之日起两年内,授权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行注册制度。在注册制下,监管机构虽然同样需要对拟上市公司的申请进行审查,但审查的重点是披露信息的完全性和真实性,由此股票的定价能更好地反映市场中投资者对新股的真实供求关系,监管机构不再对企业业绩与投资价值、未来发展前景等做实质判断和“背书”。

投中研究院认为,未来注册制实施后,对比现行的制度,企业上市时间会大幅缩短,融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拓宽了PE/VC的退出渠道。过去,PE/VC机构主要关注上市前企业,更将能否上市作为筛选投资标的的一大原则,待未来企业上市后赚取短期差价,但是注册制的改革使得市场化程度更高,股票的定价更能反映对新股的真实供求关系,短期套利机会减少,PE/VC等因此倾向于投资较早期企业,投资阶段不断向前靠,机构投资将逐步回归价值投资的本质。最后,在注册制下,只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真实、全面,上市公司股票不再是稀缺资源,是否投资由投资者自行决定,市场给出合理定价,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对借壳上市的热情。

6. 新三板分层变革,逐渐被PE/VC青睐

2015年11月2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了《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在意见稿中,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再对相关层级进行优化和调整。2016年5月14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举行了首轮全网测试。

投中研究院认为,随着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新三板需要将关注重点从挂牌企业数量转移到挂牌企业质量上,新三板的不同层级覆盖了不同特点的优秀企业。新三板的分层将有望提高企业的流动性、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认知度、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改变企业的估值水平,对企业的前景发展等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使得新三板作为退出渠道越来引起PE/VC机构的青睐。

7. 非银金融领跑,年内券商IPO吸金最多

2015年度,A股IPO中融资量最大的是国泰君安,共融资300.58亿元人民币,是中国五年来最大规模的IPO,6月9日,证监会按照法定程序核准了包括国泰君安在内2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而前五强中有还有另外两家券商,东方证券与东兴证券,共融资146.2亿元人民币。根据港交所数据显示,港股融资前五强里有2家券商,最大的H股IPO为华泰证券,融资额为387.56亿港元,紧随其后的是广发证券,募资额为320.78亿港元,它们在一起的募资总和超过了排名3到5位的华融、中再保与联想控股。

投中研究院认为,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热潮推动了券商的快速扩张,众多券商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它们发展更多的业务,如融资融券业务。且随着新三板等各项业务的持续火热,更形成了众多券商通过IPO大量吸金的现象。

8. 深交所全年IPO130家,数量全球领先

2015年上半年伴随上市审核速度的提升以及资本市场的活跃,IPO企业的数量快速提升,虽然下半年IPO暂停一段时间,但深圳证券交易所仍然实现了全年IPO130家新股的惊人数量,数量全球领先。根据深圳交易所官网网站统计的《2015 年深圳证券市场概况 》显示,截止2015年12月31日,深交所全年IPO公司数为130家,IPO筹资额为491.14亿元,其中中小板IPO企业数量为44家,创业板IPO企业数量为86家。

投中研究院认为,2015年上半年,强劲的资本市场带动了IPO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上市申请的审核速度得到提高,这些使得上半年IPO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虽然经历了年中的波动,但A股新股的回报仍然表现出色,IPO的暂停在一定程度上重拾了投资者的信心,IPO重启后,融资和退出逐渐顺畅。

9. 港股活跃,成为中国企业年度全球最佳上市融资地

2015年,在市场动荡的背景下,港交所2015年全年仍然共有138家新企业上市。根据港交所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显示,其中2015年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为104家,融资额为2603.48亿港元,同比增长13.16%。2015年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为34家,共融资27.41亿港元,同比增长26.85%。在全球市场上,目前港交所2015年的募资总额全球第一。

投中研究院认为,2015年香港市场的出色表现,绝大程度上与内地大型企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港交所55%的新股来自内地,内地融资额占融资总额的90%。对于企业来说,在香港上市上市时间较内地更可控,融资效率高,上市后的再融资决策也比较简单;香港市场对企业国际资本的宣传和业务的推广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等。由于在香港上市具有一系列优点,而使得其成为上市退出渠道的最佳融资地。

10. 战略新兴产业板征求意见发布,资本市场层级改革加速

定位于服务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设立背景是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还不够。这对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地方股权系统的现有体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2016年3月,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拟修改57处,其中删除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投中研究院认为,中国资本的多层次市场为不同类型的创业公司提供了上市的途径,对资本市场起到了分流的作用。战略新兴板的来去变化之快使得很多企业开始转战新三板,尤其一些打算回归的VIE企业。

研究垂询

刘利 Ashley 分析师

Email:Ashley@chinaventure.com.cn

媒体垂询

张馨月 Yedda Zhang

媒介

Tel:+86-10-59799690-638

Email:yedda@chinaventure.com.cn

关于投中研究院

投中研究院隶属于投中信息,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通过精准数据挖掘及行业深度洞察,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一站式研究支持与咨询服务。

关于投中信息

投中信息【证券代码:835562】 业务始于2005年,正式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领先的股权投资市场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十余年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合作,投中信息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并凭借优秀的专业能力赢得了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的长期信任,在行业内拥有大量的数据存量和客户资源。

投中信息旗下涵盖投In、投Way、投Win、投Wow四大解决方案。通过全面的产品体系,传递及时、准确的股权交易数据与情报; 为企业提供专业的股权投资行业研究与业务实践咨询服务;并为机构出资人提供全面的投资咨询顾问业务,有效进行资产配置; 帮助投资机构进行深度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工作。

引用说明

本文由投中信息公开对媒体发布,如蒙引用,请注明:投中信息。并请将样刊两份寄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1号中汇广场A座7层

邮编:100007

收件人:张馨月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投中网
  • CVS投中数据
  1. 创新经济的
    智识、洞见和未来

  2. 投资人都在用的
    数据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