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驭的历史上,有两个命运转折点。一个是2023年,从大疆内部拆分独立;另一个就是最近,成为中国一汽的一部分。
本周,流传已久的消息终于落地:一汽股份将增资并收购35.8%的股权,成为卓驭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与原股东 New Territory(持股 34.85%)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卓驭科技成立于2016年,原是大疆内部的自动驾驶项目,2023年独立运营。自2024年起,先后获得恒旭资本、比亚迪、广汽资本、北汽产投等产业资本投资。目前已经服务一汽、比亚迪等在内的9家车企客户,其智驾系统装载在20余款车型上。
2023年,一汽开启了面向“移动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2024年后,它与卓驭建立了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出红旗司南、一汽大众IQ.Pilot两款智驾系统。这次买下卓驭的控制权,是一汽战略转型后的关键交易。它试图通过并购,将原本“借来”的“灵魂”,牢牢地捏在自己手里。
01.传闻落地,收购深圳百亿独角兽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公告,一汽股份已经与New Territory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简称“New Territory”)、卓驭科技签署协议,拟增资并收购 New Territory持有的部分卓驭科技股权。
New Territory是卓驭的控股股东,在交易前持有其70.6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一汽股份将持有35.8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New Territory持股比例下降至34.85%。一汽股份将与New Territory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另据《财新》披露,参与此次投资的,可能还包括徐工集团在内的其他企业。这一点是可能的。因为在卓驭科技的此前投资方中,包括徐工集团旗下的云汉基金。在本次交易落地前,该基金持股0.98%。

具体交易价格,公告中没有披露。不过在今年上半年传出一汽投资卓驭时,就有传闻交易金额或在8亿美元左右。另有知情人士称在本次投资后,卓驭的估值已经超过百亿。
这意味着一汽股份已经拿下了深圳的百亿独角兽(共同的)控制权。
卓驭科技成立于2016年,原是大疆内部孵化的智能驾驶项目。负责人沈劭劼,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也是汪滔在港科大的师弟。加入大疆后,曾担任大疆首席机器人专家。
2016年内部创业时,沈劭劼抽调了当时飞控、视觉等部门成员,组建了约10人的大疆车载团队。后来团队迅速发展壮大,在2021年大疆车载已经成为拥有1000人多人庞大团队。2023年,大疆车载从大疆体系内分拆独立,成为如今的卓驭科技。
2024年后,卓驭开启了外部融资。在两年时间内迅速完成了4轮融资。

先后获得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基石资本、光远投资、中信建投等投资。其中基石资本管理的深圳鹏远基石基金,背后最大的LP为深圳市引导基金;光远投资管理的深圳鲲鹏光远,背后的最大LP为深圳鲲鹏资本。这意味着深圳地方国资在卓驭科技的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不容忽视的资本助力。
当然,更重要的可能是产业投资方。卓驭先后获得恒旭资本、比亚迪、广汽资本、北汽产投等产业方支持。
这些产业资源,推动了卓驭在应用端的迅速落地。
在卓驭公布的客户名单中,已经包括大众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奥迪与北汽集团9家车企。
比如最早在2022年9月,卓驭科技(当时还是大疆车载)的辅助驾驶方案,就在上汽通用五菱发布的KiWi EV车型上落地。此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五菱等品牌陆续在多款车型搭载了卓驭方案。
官方披露,到目前为止,共有20 余款量产车型搭载了它们的系统。据称还有30多款车型即将量产落地。这个数据可能是目前国内搭载车型最多的辅助驾驶系统。
当然,便宜也是落地迅速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卓驭科技在技术路线上主要以纯视觉为主。在战略选择上更另辟蹊径,不聚焦在20万以上的高端汽车市场,而是瞄准8-20万的中低端产品。通过成本优势,避开与华为、特斯拉等巨头的竞争。有报道显示,卓驭科技通过纯视觉方案和算法优化,已经将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压缩到传统方案的三分之一。
02.买下“灵魂”,一汽转型加快
国内自动驾驶公司不在少数,为什么一汽就看上了卓驭?
众所周知,一汽曾有多笔关于自动驾驶的投资。2020年,一汽参与了小马智行的C轮融资;2022年又战略投资了地平线机器人。不过从落地情况看,与卓驭的合作似乎更加深入。
2024年4月,一汽与卓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驾系统。一年之后,双方合作研发的司南智驾系统问世。这套系统已经搭载上红旗天工05、天工06、天工08、EH7 2025款,共4款车型上。今年8月,一汽大众又发布了IQ.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也是与卓驭科技合作研发的。
红旗和一汽大众,是一汽旗下两大最具影响力的(合资)品牌。一汽将其作为与卓驭合作的主力品牌,足见双方的合作之深。
但正如某车企领导所言,要把“灵魂”卖给第三方难以接受。一汽肯定也想将“灵魂”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买下合作最深的供应商,何乐而不为?
而且卓驭原来的股权结构也有利于交易进行。首先是股权集中,第一股东New Territory持股70%以上;其次是过往投资方多为国资基金和地方国资掌控的产业方。联系到还将有其他产业方入局的传闻,这可能又是一笔类似于收购力神电池地交易——由一汽牵头,联手国资车企共同入股。
另外,一汽对于自动驾驶公司可能也到了不得不买的地步。
成立于1953年的“工业长子”,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落后了。为了扭转局势,自从2023年11月发布“531”规划纲要之后,一汽明显加快了转型速度。其战略目标是,要在未来5年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公司,快速转型为移动出行科技公司。
其中,“掌握核心技术,做强科技创新”,就是9大重点任务之一。那么,自动驾驶是不是未来汽车公司的核心技术?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而且投中嘉川发现,随着企业全面转型的启动。一汽在投融资上也逐渐活跃。2023年一汽出手了5次,2024年出手了6次,今年到目前为止出手了3次。虽然次数并不多,但是力度却不小。
2023年,一汽参与了润鹏半导体高达126亿元的A轮融资。这家公司是华润微与深圳国资合作设立的公司,主要负责深圳12英寸晶圆项目建设。这笔交易前后,一汽还参投了华大半导体、神经元网络等数家芯片公司。
2024年,一汽牵头,联合长安、东风,在中国诚通手上买下力神新能源。这家成立于1997年被称为“业界元老”的锂电池公司,补齐了一汽在电池核心环节的业务版图。
而在今年,除了收购卓驭外,还有两笔重要的投资。一是收购零跑汽车10%的股份;二是推动旗下一汽奔腾的混改。前者尚未最终敲定,但后者已经公示:一汽增资一汽奔腾53.4亿,同时吸引江苏悦达汽车、农银、电信、地平线投资33.1亿。这笔“引进来”的交易,是推动旗下品牌拥抱新能源、实现智能化的战略布局。
所以收购卓驭科技,还得放在一汽转型的历史中看:它是一汽通往“移动出行科技公司”道路上的关键一笔。
我记得2024年两会期间,有相关部门的领导说,国有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和比亚迪”。作为央企“带头大哥”,一汽能否追上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梯队?收下百亿智驾独角兽,无疑为一汽带来重要变量。
参考资料:
1.财新,中国一汽拟战投入股卓驭科技交易落地后持股35.8%,2025.09.23.
2.五号车论,全新揽境首发NOA系统:实现无图端到端高速领航辅助,2025.08.6
3.金融界,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洽谈8亿美元战略投资,2025.07.18
收购深圳百亿独角兽,一汽买下“灵魂”
这次买下卓驭的控制权,是一汽战略转型后的关键交易。
卓驭的历史上,有两个命运转折点。一个是2023年,从大疆内部拆分独立;另一个就是最近,成为中国一汽的一部分。
本周,流传已久的消息终于落地:一汽股份将增资并收购35.8%的股权,成为卓驭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与原股东 New Territory(持股 34.85%)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卓驭科技成立于2016年,原是大疆内部的自动驾驶项目,2023年独立运营。自2024年起,先后获得恒旭资本、比亚迪、广汽资本、北汽产投等产业资本投资。目前已经服务一汽、比亚迪等在内的9家车企客户,其智驾系统装载在20余款车型上。
2023年,一汽开启了面向“移动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2024年后,它与卓驭建立了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出红旗司南、一汽大众IQ.Pilot两款智驾系统。这次买下卓驭的控制权,是一汽战略转型后的关键交易。它试图通过并购,将原本“借来”的“灵魂”,牢牢地捏在自己手里。
01.传闻落地,收购深圳百亿独角兽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公告,一汽股份已经与New Territory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简称“New Territory”)、卓驭科技签署协议,拟增资并收购 New Territory持有的部分卓驭科技股权。
New Territory是卓驭的控股股东,在交易前持有其70.6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一汽股份将持有35.8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New Territory持股比例下降至34.85%。一汽股份将与New Territory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另据《财新》披露,参与此次投资的,可能还包括徐工集团在内的其他企业。这一点是可能的。因为在卓驭科技的此前投资方中,包括徐工集团旗下的云汉基金。在本次交易落地前,该基金持股0.98%。
具体交易价格,公告中没有披露。不过在今年上半年传出一汽投资卓驭时,就有传闻交易金额或在8亿美元左右。另有知情人士称在本次投资后,卓驭的估值已经超过百亿。
这意味着一汽股份已经拿下了深圳的百亿独角兽(共同的)控制权。
卓驭科技成立于2016年,原是大疆内部孵化的智能驾驶项目。负责人沈劭劼,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也是汪滔在港科大的师弟。加入大疆后,曾担任大疆首席机器人专家。
2016年内部创业时,沈劭劼抽调了当时飞控、视觉等部门成员,组建了约10人的大疆车载团队。后来团队迅速发展壮大,在2021年大疆车载已经成为拥有1000人多人庞大团队。2023年,大疆车载从大疆体系内分拆独立,成为如今的卓驭科技。
2024年后,卓驭开启了外部融资。在两年时间内迅速完成了4轮融资。
先后获得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基石资本、光远投资、中信建投等投资。其中基石资本管理的深圳鹏远基石基金,背后最大的LP为深圳市引导基金;光远投资管理的深圳鲲鹏光远,背后的最大LP为深圳鲲鹏资本。这意味着深圳地方国资在卓驭科技的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不容忽视的资本助力。
当然,更重要的可能是产业投资方。卓驭先后获得恒旭资本、比亚迪、广汽资本、北汽产投等产业方支持。
这些产业资源,推动了卓驭在应用端的迅速落地。
在卓驭公布的客户名单中,已经包括大众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奇瑞汽车、长城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奥迪与北汽集团9家车企。
比如最早在2022年9月,卓驭科技(当时还是大疆车载)的辅助驾驶方案,就在上汽通用五菱发布的KiWi EV车型上落地。此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五菱等品牌陆续在多款车型搭载了卓驭方案。
官方披露,到目前为止,共有20 余款量产车型搭载了它们的系统。据称还有30多款车型即将量产落地。这个数据可能是目前国内搭载车型最多的辅助驾驶系统。
当然,便宜也是落地迅速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卓驭科技在技术路线上主要以纯视觉为主。在战略选择上更另辟蹊径,不聚焦在20万以上的高端汽车市场,而是瞄准8-20万的中低端产品。通过成本优势,避开与华为、特斯拉等巨头的竞争。有报道显示,卓驭科技通过纯视觉方案和算法优化,已经将自动驾驶系统的成本压缩到传统方案的三分之一。
02.买下“灵魂”,一汽转型加快
国内自动驾驶公司不在少数,为什么一汽就看上了卓驭?
众所周知,一汽曾有多笔关于自动驾驶的投资。2020年,一汽参与了小马智行的C轮融资;2022年又战略投资了地平线机器人。不过从落地情况看,与卓驭的合作似乎更加深入。
2024年4月,一汽与卓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驾系统。一年之后,双方合作研发的司南智驾系统问世。这套系统已经搭载上红旗天工05、天工06、天工08、EH7 2025款,共4款车型上。今年8月,一汽大众又发布了IQ.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也是与卓驭科技合作研发的。
红旗和一汽大众,是一汽旗下两大最具影响力的(合资)品牌。一汽将其作为与卓驭合作的主力品牌,足见双方的合作之深。
但正如某车企领导所言,要把“灵魂”卖给第三方难以接受。一汽肯定也想将“灵魂”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买下合作最深的供应商,何乐而不为?
而且卓驭原来的股权结构也有利于交易进行。首先是股权集中,第一股东New Territory持股70%以上;其次是过往投资方多为国资基金和地方国资掌控的产业方。联系到还将有其他产业方入局的传闻,这可能又是一笔类似于收购力神电池地交易——由一汽牵头,联手国资车企共同入股。
另外,一汽对于自动驾驶公司可能也到了不得不买的地步。
成立于1953年的“工业长子”,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落后了。为了扭转局势,自从2023年11月发布“531”规划纲要之后,一汽明显加快了转型速度。其战略目标是,要在未来5年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公司,快速转型为移动出行科技公司。
其中,“掌握核心技术,做强科技创新”,就是9大重点任务之一。那么,自动驾驶是不是未来汽车公司的核心技术?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而且投中嘉川发现,随着企业全面转型的启动。一汽在投融资上也逐渐活跃。2023年一汽出手了5次,2024年出手了6次,今年到目前为止出手了3次。虽然次数并不多,但是力度却不小。
2023年,一汽参与了润鹏半导体高达126亿元的A轮融资。这家公司是华润微与深圳国资合作设立的公司,主要负责深圳12英寸晶圆项目建设。这笔交易前后,一汽还参投了华大半导体、神经元网络等数家芯片公司。
2024年,一汽牵头,联合长安、东风,在中国诚通手上买下力神新能源。这家成立于1997年被称为“业界元老”的锂电池公司,补齐了一汽在电池核心环节的业务版图。
而在今年,除了收购卓驭外,还有两笔重要的投资。一是收购零跑汽车10%的股份;二是推动旗下一汽奔腾的混改。前者尚未最终敲定,但后者已经公示:一汽增资一汽奔腾53.4亿,同时吸引江苏悦达汽车、农银、电信、地平线投资33.1亿。这笔“引进来”的交易,是推动旗下品牌拥抱新能源、实现智能化的战略布局。
所以收购卓驭科技,还得放在一汽转型的历史中看:它是一汽通往“移动出行科技公司”道路上的关键一笔。
我记得2024年两会期间,有相关部门的领导说,国有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还不够快,“不如特斯拉和比亚迪”。作为央企“带头大哥”,一汽能否追上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梯队?收下百亿智驾独角兽,无疑为一汽带来重要变量。
参考资料:
1.财新,中国一汽拟战投入股卓驭科技交易落地后持股35.8%,2025.09.23.
2.五号车论,全新揽境首发NOA系统:实现无图端到端高速领航辅助,2025.08.6
3.金融界,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洽谈8亿美元战略投资,2025.07.18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