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
登录 | 注册
投中网  >  资本市场  >  正文

六个核桃,投了武汉最大独角兽

投中网   |   蒲凡
2025-05-08 10:25:41

低调了17个月的大手笔。

一家A股上市公司,用自有资金跨界投资国内硬科技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之一,这是近几年资本市场常见的叙事框架。

比如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元饮品”)在近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披露,该公司已支付16亿元人民币认购长江存储的增资,拿到0.99%的股份。

这笔实际在17个月之前就已经完成的投资,不光笼罩了些“神秘”色彩,也充分满足了投资者对“跨界”的想象——在这次通过投资长江存储“出圈爆火”之前,养元最大的存在感是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

“经常用脑,喝六个核桃”。

低调了17个月的大手笔

根据公告,这笔投资敲定于2023年12月,养元饮品通过旗下芜湖闻名泉泓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泉泓投资”),以1610亿元的估值对长江存储进行了出资。

完成出资后,养元饮品成为了长江存储的第八大股东,也同时成为了长江存储最大的市场化股东,前七大股东全部为国资机构,其中持股最高的两家分别为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长江产业集团、光谷金控共同出资的湖北长盛发展,以及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出资的武汉芯飞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占股26.9%和25.7%的股份。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也对长江存储进行了直接持股,分别在2019年月2023年通过一期与二期基金进行投资,累计持股23.67%。

这样的股东列表是长江存储“独角兽”成色的最好背书,也回答了这笔看上去“十分合理且应景”的交易为什么推迟了一年半才对外公布:这家企业背负着“打破卡脖子”的历史使命,将要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是普通市场竞争所无法类比的。仅公开报道中,长江存储曾经先后被美国列入了“实体名单”以及美国国防部管理的1260H名单,企图打断长江存储的供应链,限制其产能扩张。

长江储存与美光之间的专利诉讼也旷日持久。在2023年的起诉书中,长江存储明确提出,美光广泛且未经授权使用长江存储专利创新,用来保护市场份额,并迫使长江存储退出3D NAND Flash(闪存)市场。美光被控侵权的产品包括96层、128层、176层和232层3D NAND产品,长江存储在起诉书中明确提到,长江存储早就不再是新秀(upstart),他们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全球3D NAND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都要求养元饮品需要遵守必要的保密条款。即使如今已经对外正式公布了投资,养元饮品也进行了“风险提示”,表示该交易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升级,相关国家可能调整出口管制政策,导致长江存储面临某些设备和原材料供应限制或进口成本增加”。

当然一体两面,如今养元饮品选择对外公布,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长江存储走出“艰难时刻”的标志。还有一个侧面例证是,仅在2025年长江存储就对外公布了超过260项专利,大部分都集中在优化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优化芯片堆叠结构这些关键环节上。今年2月,长江存储还与三星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授权后者获得3D NAND“混合键合”专利,该专利是一种将晶圆和晶圆直接键合的尖端封装技术。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制造业之所以“不得不内卷”,是因为一些核心技术、关键材料还处于研发和学阶段,还没有能力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在这样的共识下,长江存储完成了对传统产业巨头的逆向输出,堪称中国高端制造领域的“历史性一刻”,也是对近几年人们不断强调“硬科技赛道长坡厚雪”的最好肯定。

所以同样需要明确的是,这场发生于17个月之前的投资,整体规模远不仅仅只有16亿,参与方也远不仅仅只有养元饮品。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12月后长江存储的股东数量从7家增加到了23家。除养元饮品外,还包括建信投资、农银投资、中银资产、交银投资、工银资本、谢诺投资、厦门火炬集团、央视融媒体产投基金、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长江存储的注册资本也从此前的1052.70亿元增加至1118.12亿元——根据养元饮品出资16亿元获得11.11亿元认缴出资额计算,当时的整体融资规模很有可能超过95亿元。

咬牙出圈的产业大佬

聊完神秘的投资,再聊聊神秘的投资方。

正如开头提到的那样,在这次出圈的重磅投资之前,养元饮品的存在感大部分都来自于他们的王牌产品“六个核桃”。为了在卷到天际的乳制品饮料中打出自己的江山,养元饮品一直很舍得“砸资源”“买流量”,请当年炙手可热的鲁豫当代言人,连续多年冠名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央视一套《挑战不可能》、《机智过人》、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诗书中华》,湖北卫视《天才想得到》、湖南卫视《学霸天团》等等各大卫视的明星栏目。

六个核桃也确实很争气。2010年邀请鲁豫做代言的时候,六个核桃写在瓶身的口号还是“两年突破15亿”,到2015年的时候,六个核桃的营收就已经达到了86.97亿元,在整个养元饮品内的营收占比达到了95.41%。等到2017年12月六个核桃完成上市的时候,他们的财务状况已经优渥到了如下地步:

2014到2016年,养元饮品的营收分别达到了82.62亿元、91.17亿元、89亿人民币,利润为18.3亿元、26.2亿元、27.41亿——作为对比,2016年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8.58亿元人民币——也就说,养元饮品仅在2016年的净利润,就已达到了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倍。另一方面,截止到2017年6月,养元还累计购买了47亿银行理财产品。

再加上在招股书中,养元饮品明确表示,拟募集的32.7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的用途将集中于市场营销,当时很多人将养元饮品的这次IPO称为“史上最耿直的IPO”,主打一个不差钱、就是要搞“流量路线”。

不过正如你我体感的那样,消费者的心态变了,六个核桃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随着人们对于“低卡”“零糖”“低脂”的重视,再加上大量新消费品牌在食品饮料领域内快速崛起,2018年之后养元饮料就进入了营收规模、净利润双降的模式。根据2023年4月发布的财报,养元饮品2022全年营收规模仅有59亿元,与2015年的91亿元相比相当惨淡,14亿元的净利润更是只有2018年28亿水平的一半,也是自2013年以来10年最低水平。

为了扭转颓势,养元饮料开始尝试拓宽业务、增加品类,根据主要原料的不同,分别尝试核桃露(乳)饮料、杏仁露(乳)饮料、花生露(乳)饮料、椰子汁(乳)饮料、豆奶(乳)饮料等品种。例如2018年,养元饮品还推出了枸杞饮料“养元红”,称该产品每罐特别添加35颗“枸杞黄金产区”西北优质特级枸杞。又例如,他们还针对白领消费群体推出核桃咖啡乳和植物基酸奶“发酵核桃乳”。

而投资长江存储的泉泓投资,也正是这段转型期的重要部分之一。2021年5月19日,养元饮品发布公告称,拟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基金总规模人民币30亿元,养元饮品拟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人民币299,700万元,占基金总规模的99.90%。

也正是在这份公告中,养元饮品明确提及,该私募基金投资范围,将集中于食品饮料及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优秀企业股权,高科技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存储、大数据等企业,或者其他行业优质标的。投资范围包括公司股权或可转债、已挂牌新三板公司的股票或可转债,以及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股权基金,闲置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证券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使合伙企业获得投资回报,以良好的业绩为合伙人创造价值。

而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4月,泉泓投资直接投资公司有6家。除长江存储外,还包括紫光华智、衡川科技、新潮传媒、紫微宇通、瑞浦兰钧,赛道遍及新能源、流媒体、商业航天等时下最有共识的赛道。这其中(即将)完成退出的有两家:

瑞浦兰钧已经于2023年完成港股IPO,根据股权信息显示泉泓投资已经完成退出,退出时账面收益为10.41亿港元;新潮传媒则在前不久官宣了被并购的消息,可惜在泉泓投资参与的2018年11月的那轮战略投资中,他们对新潮的估值为161.51亿元,几乎是分众并购新潮成交价的两倍(见《成都独角兽,83亿卖了》)。

实际上,拥有良好现金流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打破企业在经营上的困境,拓展全新的、通向未来的方向,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像养元饮品大手笔投资长江存储更理应得到祝福,毕竟无论从财务还是技术上来说,股权投资的杠杆效应都是不错的,还有相当的社会财富转移效应。但就如新潮的案例那样,实际上大多数公司似乎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惊喜”也时常伴随着试错,总之可以称得上是“任重道远”了。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 20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投中网
  • CVS投中数据
  1. 创新经济的
    智识、洞见和未来

  2. 投资人都在用的
    数据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