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将与海棠创投共同设立新基金,并且计划未来整体出资规模不低于35.6亿元。
这应该是近来天津LP圈的最大动作了。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两三年里,九安已经多次出资做LP,投资了武岳峰、耀途资本等9家机构,而且还大手笔投资股票、债券,在资本市场可谓混得风生水起。
密集地出资,自然与近两年营收利润高增密切相关。2022年,九安医疗拿下美国新冠试剂盒一半的订单,一年豪赚160亿。热衷于投资也就不足为奇。
并且值得说道的是,无论是直投还是当LP,九安医疗都相当“前沿”,新能源、半导体、AI什么都搞,具体细节后文详述,重要的是这愿意配合和支持国家产业发展的态度,已经能让久安医疗成为地方和一众GP的“香饽饽”了。
而且要说能在两年大赚特赚的民营公司,确实不多;赚了,留下“安身立命”钱,非产业目的还大把投股权的,就更少了。天天嚷嚷信心信心,信心哪儿来的?用钱投出来的。就冲这些,我高低得认真说一句:九安医疗,有点东西。
联手高校、国资,打造天津最牛科创基金
根据九安医疗发布的公告,咱们先将相关信息梳理如下:
1.九安医疗子公司“九安香港”将使用自有资金与海棠创投共同设立“九棠创投基金”。九棠创投及海棠创投将共同设立“九棠一号”。
2.九棠一号设立完成后,将作为出资主体,出资“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
3.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目标募资规模50亿,九安香港整体出资规模不超过35.6亿元。
4.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投资方向主要为硬科技、医疗大健康、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兼具投资子基金和直投项目功能。
根据公号和后续发布的信息,这次出资除了有九安医疗外,还包括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天津天开发展集团。
海河产业基金成立于2017年,是天津市出资200亿设立的市级投资平台。目前,已经与IDG资本、国投招商、中芯聚源、中金资本、宽带资本、海尔金控等机构建立合作,被投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康希诺生物、中环股份、中科海光、华熙生物等知名企业。
而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是天开高教科创园的运营公司。去年5月,天津市发起成立了天开园,是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推动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创园区。
可见这次LP的组合是“上市公司(九安医疗)+天津国资+天津高校”的三方合作。再加上50亿元的总规模,在近两年的天津创投市场,是一笔巨额又罕见的新出资。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方的海棠创投,和九安医疗也渊源颇深。
2018年,在“第二届天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新年论坛”上,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仁爱集团创始人马如仁、利安隆创始人董事长李海平、天创资本董事长魏宏锟、果实科技董事长杨晓峰、乐鱼科技创始人苏震、锐意津融董事长何勇军等10多位天津大学校友,共同发起了校友科创基金——北洋海棠基金(海棠创投)。九安医疗创始人刘毅、总工程师王任大,都作为LP对该基金进行了出资。
公开资料显示,海棠创投已经投资了超过30家公司,涵盖生物医疗、新材料、先进制造、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投资阶段主要以早中期为主。
比如投资了天津医疗器械公司恒宇医疗,这家公司主要专注于血管内超声设备及导管等产品研发,此前已经获得阿里巴巴、天士力、华泰紫金等多家企业或机构的投资。
去年5月海棠创投又投资了天津合成生物学赛道公司元一生物,这家公司是妥妥的天大系,其创始人张骊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曾担任天津大学iGEM队长,联合创始人葛志辉也是天津大学杰出校友。
此外,谷堆生物、慧洋智能、德高化成等多家天津或天大系公司都先后获得海棠创投注资。
而九安医疗与海棠创投也不乏合作投资的案例。比如,九安医疗在2017年战略投资了华来科技,2020年海棠创投成为该项目的新进投资者。2021年初,九安医疗又与海棠创投一起参与了布尔科技A轮融资。可见双方关系之密切,合作程度之深。
一级市场前沿投入,二级市场已经赚了
我说九安医疗“又又又”出资了,可不是噱头。除了这次与海棠创投、海河产业基金的合作外,九安近两年还多次出资国内一线机构。
2022年9月,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以自有资金出资5家VC,共计投资3.4亿。分别是济峰资本1亿、元生创投1亿、武岳峰资本7000万、耀途资本5000万、汇芯投资2000万。
济峰资本和元生创投是专注于投资医疗健康赛道的机构,出资这两家机构并不意外。但有意思的是,剩下3家都与医疗无关——武岳峰主要投资半导体,耀途资本主要投资信创和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汇芯投资则主要投资人工智能。
可见,九安医疗的投资逻辑并非执着于产业投资或主业协同。
这一点在2023年出资时更加明显。去年九安医疗一口气出资了4家机构,共计1.5亿。分别出资砺思资本5000万、奇绩创坛4000万、英诺天使3000万、九合创投3000万。并且在出资公告中明确写道,“本次参与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可见九安医疗做LP显得颇为“前沿”,投资赛道与主营业务医疗器械制造关联不大。
这种“前沿”的投资方式也体现在九安医疗的直投上。工商信息显示,九安医疗从2014年开始直投了9家公司。其中与医疗相关的项目只有两家,一是在2014年战略投资的健康管理公司馨华好医生,二是2016年花了7亿元并购的法国移动医疗公司eDevice。
剩下的7家则分布在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比如上文提到的华来科技,是一家从事无线家居智能安防设备的公司;布尔科技是一家生产汽车智能车载设备及尾气排放监控系统的公司。此外,被投企业音曼科技是一家音视频软硬件研发公司,如一探索是智能手环研发商,几光公司是做智能灯光的企业。
这个投资偏好,如果不提九安医疗,是不是还以为是小米在投资生态链公司?难怪2015年九安医疗还和小米成立了合资公司iHealth Labs Inc,共同开拓美国业务。
再说回接着往下说,除了一级市场外,九安医疗还大手笔在二级市场下注。去年1月31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17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3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在2023年半年报中,九安医疗公布了上半年部分投资数据:公司持有小米、小鹏、理想、蔚来、Quidel,5家公司股票,此外还持有国民信托和美国国债。而根据半年报披露的数据,以上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12.04亿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7.26亿元,赚了15.22亿元。如此看,九安医疗确实是在证券市场大赚了一笔。
刘毅在此前回答《经济观察报》的提问时,就强调了这些投资单纯就是为了财务回报。“现在是美元加息利率较高,我们(投资)美元资产把这个收益先获得。”
“一夜暴富”,成为天津最牛LP
九安医疗能够长期大手笔投资,根本原因还是头两年盈利能力暴增。
数据显示,九安医疗2021年营收23.97亿元、归母净利润9.09亿。到了2022年,其营收暴增至263.15亿元,归母净利润160.30亿。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年的九安医疗,那只能是“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的直接原因是,当时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iHealth Labs Inc.的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使用授权。刘毅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向外透露说,九安医疗拿下了美国试剂盒一半的大单,金额高达12.7亿美元。这直接推动了2022年的营收和利润规模。
营收利润双增,带动九安医疗股价一飞冲天。从2021年10月不到5元的价格暴涨到2022年4月的90多元。摸爬滚打的大A股民“大受震撼”,惊呼九安为“妖王之王”。
而且,2022年底,九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55.59亿元(2021年仅有5.4亿,刚刚是2022年的一个零头)。截至去年三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依然有14.52亿元。账上有粮,“(主业)又花不了那么多钱(刘毅语)”,大搞投资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2022年业绩增长难以复制。
去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7.45亿元,归母净利润8.97亿元,相比2022年已经大幅下降。但是如果对比2021年的经营数据,则依然增长不少。对于九安医疗而言,如何推动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地增长可能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天津本土创业者和GP而言,能有九安医疗这样稳定持续的出资者,无疑也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去年净利预增超17倍后,九安医疗拟最多200亿元资金理财和炒股。
2,器械之家,九安医疗,加码跨界。
3,中国企业家杂志,股价2个月涨了12倍,九安医疗是妖股吗?创始人刘毅独家回应。
4.九安医疗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三季报。
出资35.6亿,天津“妖王”又做LP了
谁是天津最活跃的市场化LP?九安医疗应该排得上号。
近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将与海棠创投共同设立新基金,并且计划未来整体出资规模不低于35.6亿元。
这应该是近来天津LP圈的最大动作了。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两三年里,九安已经多次出资做LP,投资了武岳峰、耀途资本等9家机构,而且还大手笔投资股票、债券,在资本市场可谓混得风生水起。
密集地出资,自然与近两年营收利润高增密切相关。2022年,九安医疗拿下美国新冠试剂盒一半的订单,一年豪赚160亿。热衷于投资也就不足为奇。
并且值得说道的是,无论是直投还是当LP,九安医疗都相当“前沿”,新能源、半导体、AI什么都搞,具体细节后文详述,重要的是这愿意配合和支持国家产业发展的态度,已经能让久安医疗成为地方和一众GP的“香饽饽”了。
而且要说能在两年大赚特赚的民营公司,确实不多;赚了,留下“安身立命”钱,非产业目的还大把投股权的,就更少了。天天嚷嚷信心信心,信心哪儿来的?用钱投出来的。就冲这些,我高低得认真说一句:九安医疗,有点东西。
联手高校、国资,打造天津最牛科创基金
根据九安医疗发布的公告,咱们先将相关信息梳理如下:
1.九安医疗子公司“九安香港”将使用自有资金与海棠创投共同设立“九棠创投基金”。九棠创投及海棠创投将共同设立“九棠一号”。
2.九棠一号设立完成后,将作为出资主体,出资“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
3.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目标募资规模50亿,九安香港整体出资规模不超过35.6亿元。
4.天开九安海河海棠基金,投资方向主要为硬科技、医疗大健康、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兼具投资子基金和直投项目功能。
根据公号和后续发布的信息,这次出资除了有九安医疗外,还包括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天津天开发展集团。
海河产业基金成立于2017年,是天津市出资200亿设立的市级投资平台。目前,已经与IDG资本、国投招商、中芯聚源、中金资本、宽带资本、海尔金控等机构建立合作,被投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康希诺生物、中环股份、中科海光、华熙生物等知名企业。
而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是天开高教科创园的运营公司。去年5月,天津市发起成立了天开园,是依托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科研院所,推动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创园区。
可见这次LP的组合是“上市公司(九安医疗)+天津国资+天津高校”的三方合作。再加上50亿元的总规模,在近两年的天津创投市场,是一笔巨额又罕见的新出资。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方的海棠创投,和九安医疗也渊源颇深。
2018年,在“第二届天津大学校友创新创业新年论坛”上,九安医疗董事长刘毅、仁爱集团创始人马如仁、利安隆创始人董事长李海平、天创资本董事长魏宏锟、果实科技董事长杨晓峰、乐鱼科技创始人苏震、锐意津融董事长何勇军等10多位天津大学校友,共同发起了校友科创基金——北洋海棠基金(海棠创投)。九安医疗创始人刘毅、总工程师王任大,都作为LP对该基金进行了出资。
公开资料显示,海棠创投已经投资了超过30家公司,涵盖生物医疗、新材料、先进制造、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投资阶段主要以早中期为主。
比如投资了天津医疗器械公司恒宇医疗,这家公司主要专注于血管内超声设备及导管等产品研发,此前已经获得阿里巴巴、天士力、华泰紫金等多家企业或机构的投资。
去年5月海棠创投又投资了天津合成生物学赛道公司元一生物,这家公司是妥妥的天大系,其创始人张骊本科就读于天津大学,曾担任天津大学iGEM队长,联合创始人葛志辉也是天津大学杰出校友。
此外,谷堆生物、慧洋智能、德高化成等多家天津或天大系公司都先后获得海棠创投注资。
而九安医疗与海棠创投也不乏合作投资的案例。比如,九安医疗在2017年战略投资了华来科技,2020年海棠创投成为该项目的新进投资者。2021年初,九安医疗又与海棠创投一起参与了布尔科技A轮融资。可见双方关系之密切,合作程度之深。
一级市场前沿投入,二级市场已经赚了
我说九安医疗“又又又”出资了,可不是噱头。除了这次与海棠创投、海河产业基金的合作外,九安近两年还多次出资国内一线机构。
2022年9月,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以自有资金出资5家VC,共计投资3.4亿。分别是济峰资本1亿、元生创投1亿、武岳峰资本7000万、耀途资本5000万、汇芯投资2000万。
济峰资本和元生创投是专注于投资医疗健康赛道的机构,出资这两家机构并不意外。但有意思的是,剩下3家都与医疗无关——武岳峰主要投资半导体,耀途资本主要投资信创和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链,汇芯投资则主要投资人工智能。
可见,九安医疗的投资逻辑并非执着于产业投资或主业协同。
这一点在2023年出资时更加明显。去年九安医疗一口气出资了4家机构,共计1.5亿。分别出资砺思资本5000万、奇绩创坛4000万、英诺天使3000万、九合创投3000万。并且在出资公告中明确写道,“本次参与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可见九安医疗做LP显得颇为“前沿”,投资赛道与主营业务医疗器械制造关联不大。
这种“前沿”的投资方式也体现在九安医疗的直投上。工商信息显示,九安医疗从2014年开始直投了9家公司。其中与医疗相关的项目只有两家,一是在2014年战略投资的健康管理公司馨华好医生,二是2016年花了7亿元并购的法国移动医疗公司eDevice。
剩下的7家则分布在是物联网、智能硬件等领域。比如上文提到的华来科技,是一家从事无线家居智能安防设备的公司;布尔科技是一家生产汽车智能车载设备及尾气排放监控系统的公司。此外,被投企业音曼科技是一家音视频软硬件研发公司,如一探索是智能手环研发商,几光公司是做智能灯光的企业。
这个投资偏好,如果不提九安医疗,是不是还以为是小米在投资生态链公司?难怪2015年九安医疗还和小米成立了合资公司iHealth Labs Inc,共同开拓美国业务。
再说回接着往下说,除了一级市场外,九安医疗还大手笔在二级市场下注。去年1月31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17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3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在2023年半年报中,九安医疗公布了上半年部分投资数据:公司持有小米、小鹏、理想、蔚来、Quidel,5家公司股票,此外还持有国民信托和美国国债。而根据半年报披露的数据,以上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12.04亿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7.26亿元,赚了15.22亿元。如此看,九安医疗确实是在证券市场大赚了一笔。
刘毅在此前回答《经济观察报》的提问时,就强调了这些投资单纯就是为了财务回报。“现在是美元加息利率较高,我们(投资)美元资产把这个收益先获得。”
“一夜暴富”,成为天津最牛LP
九安医疗能够长期大手笔投资,根本原因还是头两年盈利能力暴增。
数据显示,九安医疗2021年营收23.97亿元、归母净利润9.09亿。到了2022年,其营收暴增至263.15亿元,归母净利润160.30亿。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年的九安医疗,那只能是“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的直接原因是,当时九安医疗美国子公司iHealth Labs Inc.的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使用授权。刘毅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向外透露说,九安医疗拿下了美国试剂盒一半的大单,金额高达12.7亿美元。这直接推动了2022年的营收和利润规模。
营收利润双增,带动九安医疗股价一飞冲天。从2021年10月不到5元的价格暴涨到2022年4月的90多元。摸爬滚打的大A股民“大受震撼”,惊呼九安为“妖王之王”。
而且,2022年底,九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55.59亿元(2021年仅有5.4亿,刚刚是2022年的一个零头)。截至去年三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依然有14.52亿元。账上有粮,“(主业)又花不了那么多钱(刘毅语)”,大搞投资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2022年业绩增长难以复制。
去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7.45亿元,归母净利润8.97亿元,相比2022年已经大幅下降。但是如果对比2021年的经营数据,则依然增长不少。对于九安医疗而言,如何推动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地增长可能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天津本土创业者和GP而言,能有九安医疗这样稳定持续的出资者,无疑也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去年净利预增超17倍后,九安医疗拟最多200亿元资金理财和炒股。
2,器械之家,九安医疗,加码跨界。
3,中国企业家杂志,股价2个月涨了12倍,九安医疗是妖股吗?创始人刘毅独家回应。
4.九安医疗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三季报。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