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又卖楼了。
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通过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5月2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这笔交易已经被无条件批准。
这两年,王健林没少卖楼,年初,就又有7座万达广场被卖掉,但都不如这次规模大。有市场消息称,本次交易金额将达到500亿元。
收购方都是万达的老熟人,尤其是太盟,2024年曾经出资帮助万达渡过了对赌危机。据媒体报道,此次48个标的的收购将通过专项基金平台完成,由太盟来主导进行投资。太盟计划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承担主要风险并获取超额收益;一些国有大行组成的银团将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下的150亿元将通过夹层融资渠道募集,目的是吸引险资、产业基金等多元主体参与。
这已是万达自2017年以来第五次大规模出售资产。从酒店到影院,再到如今的广场,王健林的“瘦身计划”近乎决绝。债务雪球滚到6000亿,对赌协议倒计时逼近,上市之路屡屡受挫,曾经高杠杆狂奔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刮骨疗毒般的转型。本次交易后,万达将继续负责项目的运营,收取管理费,实现“轻资产化”转型。
卖楼还债
交易中的48家目标公司,分别涉及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虽然官方没有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但市场消息称,平均每家目标公司的估值是10个“小目标”。这样的价格对于收购方来说,的确算得上好价,毕竟去年,每座万达广场的估值还要15亿元。
2001年,在住宅地产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万达在长春启动了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沃尔玛万达。此后,一座座万达广场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2010年后,万达扩张的步伐加快,到2022年底,全国已经有400多座万达广场。
之后,由于上市计划受阻等原因,万达一直面临资金紧缺的窘境。天眼查信息显示,大连万达今年以来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和被执行人信息。截至今年5月,万达集团总负债规模已经突破6000亿元,其中万达商管2025年内到期的债务约400亿元,账面现金远远不够堵住这个窟窿。截止今年5月,王健林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达4.9亿元,涉及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大连万达集团等核心企业。
这几年,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万达一直在出售旗下的重资产项目。
2023年5月起,万达陆续开始出售万达广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到2024年间,有超过30座万达被出售。就在今年年初,又有7座万达广场被卖出,没想到几个月后,就迎来了这么大规模的甩卖。
去年1月,大连新达盟成立,由大连万达商管及旗下大连万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而珠海万达商管,正是大连新达盟的子公司。
交易前,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单独控制目标公司。本次交易后,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与阳光人寿将共同控制合营企业,合营企业将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
今年4月,万达卖掉了旗下的酒店。同程旅行以约24.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的股权。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是万达酒店发展旗下的轻资产板块,当时万达回应过,这次的交易资金可以帮助万达集团去杠杆、减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同程旅行在公告中表示,看好中国酒店管理市场的增长潜力,并认为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拥有完善的高端酒店品牌组合,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且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将显著增强公司在高端酒店领域的竞争力。
此次卖掉48座万达广场,很可能也是为了缓解资金的压力。
熟人接盘
接盘的阵容堪称豪华:太盟投资集团牵头,联合腾讯控股、京东、阳光人寿、高和丰德等企业共同设立合营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方式获得大连万达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接盘方们,显然也各有各的意图。
“牵头大哥”太盟投资集团,由单伟建联合高天乐和Jon-Paul Toppino共同创办,被业内称为“亚洲小黑石”,专注私募股权、不动产和信贷及市场类的投资,管理着超过550亿美元的资产。太盟在商业地产领域经验丰富,善于抄底受压资产,收购过上海悦达898广场项目、瑞安房地产旗下的上海企业天地三期、上海招商局大厦、上海招商局广场及北京招商局大厦相关股权等。
说起来,太盟与万达有着很深的渊源。为了上市,万达这些年和投资者们签订了一系列的对赌协议,如果2023年底前没有完成港股上市,就要以8%的年利率回购380亿股权。但不巧,赶上行业调控趋紧、资本市场变化、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万达四次港交所上市失败。
如果触发回购,万达需要准备巨额资金。关键时刻,还是太盟出手。2023年12月12日,太盟投资集团、中信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局等签署投资协议,后者联合向 “大连新达盟” 投资约600亿元,合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而腾讯,也是万达的老熟人了。2018年,腾讯控股出资100亿,和苏宁、融创、京东等一起参与对万达商业的战略投资。这之后,腾讯和万达在多个领域有过合作。2023年7月,腾讯控股的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以 22.62亿元收购了北京万达投资 49%股权。
腾讯收购万达广场,最明显的一个优势是,未来可以将万达广场的现下商业场景和腾讯的数字化技术、支付体系等结合起来。
同样,京东旗下的潘达参与收购,也是其在实体商业领域的重要布局。万达的商业场景可以与京东的供应链资源、物流优势等结合,实现“前店后仓”的运营模式。
目前,阳光人寿已经购入至少6家万达广场,对于阳光人寿这样追求稳健收益的保险资金而言,商场是不错的标的物,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本次交易是通过设立合营企业,再由合营企业去收购大连万达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这48家公司的100%股权,这种方式既能整合各方资源,又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这场交易中,万达保留了这48座广场的运营权,从房东变成了房管,之后将继续负责项目的运营,收取管理费,实现“轻资产化”转型。
过去,万达地产走的是高杠杆、快速扩张的商业地产模式。轻资产化转型后,万达虽然无法继续获得资产增值红利,但可以将自身的品牌优势、运营经验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这或许为商业地产行业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近几年,当地产市场下行,商业地产面临资金困境的不在少数,不少企业同样背负着债务压力。卖出所有权,是个化解短期债务难题,进一步实现资产转型的方式。
王健林又卖了48座万达广场
这已是万达自2017年以来第五次大规模出售资产。
王健林又卖楼了。
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通过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5月2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这笔交易已经被无条件批准。
这两年,王健林没少卖楼,年初,就又有7座万达广场被卖掉,但都不如这次规模大。有市场消息称,本次交易金额将达到500亿元。
收购方都是万达的老熟人,尤其是太盟,2024年曾经出资帮助万达渡过了对赌危机。据媒体报道,此次48个标的的收购将通过专项基金平台完成,由太盟来主导进行投资。太盟计划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承担主要风险并获取超额收益;一些国有大行组成的银团将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下的150亿元将通过夹层融资渠道募集,目的是吸引险资、产业基金等多元主体参与。
这已是万达自2017年以来第五次大规模出售资产。从酒店到影院,再到如今的广场,王健林的“瘦身计划”近乎决绝。债务雪球滚到6000亿,对赌协议倒计时逼近,上市之路屡屡受挫,曾经高杠杆狂奔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刮骨疗毒般的转型。本次交易后,万达将继续负责项目的运营,收取管理费,实现“轻资产化”转型。
卖楼还债
交易中的48家目标公司,分别涉及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虽然官方没有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但市场消息称,平均每家目标公司的估值是10个“小目标”。这样的价格对于收购方来说,的确算得上好价,毕竟去年,每座万达广场的估值还要15亿元。
2001年,在住宅地产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万达在长春启动了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沃尔玛万达。此后,一座座万达广场出现在各个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2010年后,万达扩张的步伐加快,到2022年底,全国已经有400多座万达广场。
之后,由于上市计划受阻等原因,万达一直面临资金紧缺的窘境。天眼查信息显示,大连万达今年以来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和被执行人信息。截至今年5月,万达集团总负债规模已经突破6000亿元,其中万达商管2025年内到期的债务约400亿元,账面现金远远不够堵住这个窟窿。截止今年5月,王健林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达4.9亿元,涉及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大连万达集团等核心企业。
这几年,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万达一直在出售旗下的重资产项目。
2023年5月起,万达陆续开始出售万达广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到2024年间,有超过30座万达被出售。就在今年年初,又有7座万达广场被卖出,没想到几个月后,就迎来了这么大规模的甩卖。
去年1月,大连新达盟成立,由大连万达商管及旗下大连万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而珠海万达商管,正是大连新达盟的子公司。
交易前,大连万达直接或间接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单独控制目标公司。本次交易后,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与阳光人寿将共同控制合营企业,合营企业将持有目标公司100%股权。
今年4月,万达卖掉了旗下的酒店。同程旅行以约24.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的股权。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是万达酒店发展旗下的轻资产板块,当时万达回应过,这次的交易资金可以帮助万达集团去杠杆、减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同程旅行在公告中表示,看好中国酒店管理市场的增长潜力,并认为万达酒店管理公司拥有完善的高端酒店品牌组合,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且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将显著增强公司在高端酒店领域的竞争力。
此次卖掉48座万达广场,很可能也是为了缓解资金的压力。
熟人接盘
接盘的阵容堪称豪华:太盟投资集团牵头,联合腾讯控股、京东、阳光人寿、高和丰德等企业共同设立合营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方式获得大连万达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接盘方们,显然也各有各的意图。
“牵头大哥”太盟投资集团,由单伟建联合高天乐和Jon-Paul Toppino共同创办,被业内称为“亚洲小黑石”,专注私募股权、不动产和信贷及市场类的投资,管理着超过550亿美元的资产。太盟在商业地产领域经验丰富,善于抄底受压资产,收购过上海悦达898广场项目、瑞安房地产旗下的上海企业天地三期、上海招商局大厦、上海招商局广场及北京招商局大厦相关股权等。
说起来,太盟与万达有着很深的渊源。为了上市,万达这些年和投资者们签订了一系列的对赌协议,如果2023年底前没有完成港股上市,就要以8%的年利率回购380亿股权。但不巧,赶上行业调控趋紧、资本市场变化、消费低迷等多重因素,万达四次港交所上市失败。
如果触发回购,万达需要准备巨额资金。关键时刻,还是太盟出手。2023年12月12日,太盟投资集团、中信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局等签署投资协议,后者联合向 “大连新达盟” 投资约600亿元,合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而腾讯,也是万达的老熟人了。2018年,腾讯控股出资100亿,和苏宁、融创、京东等一起参与对万达商业的战略投资。这之后,腾讯和万达在多个领域有过合作。2023年7月,腾讯控股的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以 22.62亿元收购了北京万达投资 49%股权。
腾讯收购万达广场,最明显的一个优势是,未来可以将万达广场的现下商业场景和腾讯的数字化技术、支付体系等结合起来。
同样,京东旗下的潘达参与收购,也是其在实体商业领域的重要布局。万达的商业场景可以与京东的供应链资源、物流优势等结合,实现“前店后仓”的运营模式。
目前,阳光人寿已经购入至少6家万达广场,对于阳光人寿这样追求稳健收益的保险资金而言,商场是不错的标的物,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本次交易是通过设立合营企业,再由合营企业去收购大连万达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这48家公司的100%股权,这种方式既能整合各方资源,又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这场交易中,万达保留了这48座广场的运营权,从房东变成了房管,之后将继续负责项目的运营,收取管理费,实现“轻资产化”转型。
过去,万达地产走的是高杠杆、快速扩张的商业地产模式。轻资产化转型后,万达虽然无法继续获得资产增值红利,但可以将自身的品牌优势、运营经验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这或许为商业地产行业提供了一种发展思路。近几年,当地产市场下行,商业地产面临资金困境的不在少数,不少企业同样背负着债务压力。卖出所有权,是个化解短期债务难题,进一步实现资产转型的方式。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