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一款新的 AI 应用 Remini,悄悄登上了苹果中国区 Appstore 免费榜的榜首。
Remini 主打的是用 AI 对图片进行修复,也就是俗称的“老照片修复”。或许有点无心插柳的意味——Remini 此次爆火,却是因为 App 中的一款 AI 滤镜,可以将任意图片打造成粘土风格的照片。
作为一种不太常见的风格,粘土风自带一种故事感。即使构图上可能并不出彩,甚至只是一张自拍,生成的粘土人物,却很容易自带电影海报感,让人对背后的故事浮想联翩。
Remini 最早从日本火起来,而在中国,Remini 的特效图从五一前就开始在抖音和小红书上被用户自发传播。
五一假期,用户下载量一路增长,5 月 4 日,中国区单日下载量到达 24 万左右,截至 5 月 7 日,Remini 连续霸榜苹果 AppStore 免费应用排行榜第一名。
Remini 到底有多大魅力?
几次刷到 Remini 的帖子之后,我也忍不住下载了这款 App,想要一探究竟。
开盲盒的感觉令人上瘾
Remini app 在近期爆火后进行了更新,打开 App,现在在第一屏能够看到的,就是粘土特效的介绍。
整个 App 似乎对在中国爆火的准备不完全充足。虽然是在中国区下载,但 App 中,只有一半的文字已经汉化,另一半还是英文。
点开后就提示上传图片。爆火之后,有不少帖子表示上传图片这一步时间很久,不过在我测试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能在 10~30 秒之间完成。上传照片中的提示语很有趣——“正在重塑现实”。让人在这一步就开始期待满满。
接下来,就进入了照片处理的界面。Remini 在此处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设计,拉动展现图片的另一半,很有开盲盒的效果。
我上传了一张自己的照片,测试效果。
可以看出,Remini 生成的图片,并不是在原图上加一层滤镜这么简单。
在十年前左右,第一代为图片加滤镜的 AI 生图软件爆火的时候,就有不少 App 能够做出“油画感”、“素描感”的图片,但当时的软件,添加油画风格后与上传的原图角度、表情一模一样,而 Remini 作为新一代生成式 AI ,其效果则不同。
在生成的图片中,不但人物的表情变了——从低头到直视镜头,人物的衣着也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在多次生成中,我发现,有时候连图片背景也会被 AI 改变。在一张音乐节的照片中,我的照片因为背景的舞台不是很明显,被 App 直接优化成了一个大石头。
而对于同一张照片,多次生成时,Remini 也会生成不一样的效果,这为 Remini 增加了一种开盲盒的体验。配合上 App 的拉动效果,十分令人成瘾——每一次 AI 都会抓住人脸部的一种不一样的特征,生成一款像你又不像你的粘土娃娃,实在让人很想要一直拉动,看看这次生成的是什么效果。
抓住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但不生成与原图一模一样的效果,既增加了 App 的可用性——在第一次接触 Remini 时,我下载的主要动力就是可以拯救一些表情崩了但是景色美好的废片,同时,也增加了 App 的有趣性——用户甚至用这种特性,自发地生成了不少梗图。
丑萌成为突破点
同为爆火的 AI 图片工具,Remini 与妙鸭不同。
用 Remini 生成的人物,几乎不会被美化,反而在很多图片中,给人一种丑萌的感觉。
有网友对比了 Remini 生成的粘土风照片与美图秀秀生成的粘土风照片的区别。
上图为 Remini 生成的图片,而下图则为美图生成的图片。
博主表示 Remini 生成的图片,有些很怪诞,斗鸡眼很多,美图秀秀生成的则更柔和。
不过,评论区却有很多人表示,这正是这个 App 的魅力。
Remini 生成的图片,粘土风的感觉更真实。且仅以这两张图片而言,第一张虽然脸部没有第二张的绝对意义上“美”,但脸部的表情更俏皮和生动,更有戏剧感。
为了拯救不美的照片,小红书上也有人传授教程——先用卡通滤镜将图片美化,再传到 Remini 上,这样的教程也得到了部分用户的反对。

图片来源:小红书评论
可以看到,对于不少用户而言,像、丑萌、不“白幼瘦”,正是这个 App 的吸引力。
在让人变美的 App 已经足够多了的情况下,丑萌有时候也是一种吸引力。
我在使用中,也不断体会到这一点。从最开始上传一张图片,发现生成的照片简直太丑了,很崩溃,到忍不住想上传一些与朋友的合照,看看朋友们到底被 AI 丑化成了什么样,也是一种乐趣。
图片处理仍然是 AI 商业化的重要需求
Remini App 目前的收费模式是 70 元每周,但有一周可以免费试用。
不得不说,这个价格在国内不怎么“互联网”。
以之前爆火的妙鸭为例,价格也只是 9.9 元,且妙鸭爆火后,类似的 App 层出不穷,妙鸭最后也推出了免费版本供用户使用。
从数据上看也是类似的,Remini 在中国爆火后,5 月 4 日,其中国区的收入大概为每日 1 万美金,并没有完全匹配增长的用户规模,而且也只是美国区收入的七分之一而已。而五一假期过后,Remini 能否保持这样的增长和热度,仍然未知。
不过,Remini app 击中的用户需求显然是真实的。
因为安卓平台目前只有在谷歌应用商店才能下载到 Remini,在小红书每一个分享 Remini 的帖子下面,都有大量的安卓用户贴出自己的图片,求其他用户能帮忙生成一张粘土风的图片。
而在闲鱼上,甚至有人把它做成了一门生意。
1 元两张,1 元三张,也有不少人在点击想要。
在妙鸭之后,Remini 是第二个类似的爆火的 AI 图片处理 App。
和妙鸭找到了拍出“像人”但比人物原本更美的照片的需求相比,Remini 误打误撞找到了另一个 AI 图片处理的合适领域——生成不“像人”,但比人物原本更有趣的照片。
事实上,虽然 Remini 的图片处理能力已经很强,在某些情况下,仍然会出现 AI 固有的问题,比如在之前提到过的同一张照片中,Remini 也曾给我生成出一张有两个胳膊的图片。
但由于它生成的并不是一个真人,这样的照片并不会给我一种恐怖谷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反而会显得创造力十足。
这样的场景,利用了 AI 的能力,又借用场景优势,避开了 AI 的弱点,让 Remini 成为了 C 端产品中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的产品。
Remini 爆红之后,能否持续进化,成为一款立得住的 AI 产品呢?
仅靠一个功能,恐怕是不够的。历史上这样的图片处理 App有很多,许多都爆红过,但只是昙花一现。尤其是 Remini 目前提供的内容,恐怕还不足以支撑它的收费模式。
不过,Remini 目前已经切中了一个正确的需求。如果能够不断进化,虽然是一条有些难的路,却也不见得未来没有成为一个新的“美图”的机会。
很明显,Remini 目前也在努力。在粘土滤镜爆火之后,针对有些用户觉得粘土滤镜不够美的需求,在五一期间,就迅速推出了一款新的滤镜“玉”。
“玉”滤镜首先在中国开启内测,目前已经更新进了 App 中。从名字就可知,这个滤镜,更切中中国区用户的需求。
仍然是同一张照片,“玉”滤镜保留了将人物塑造成玩偶的概念,但很明显,因为材质的变化,人物的脸部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皮肤白皙、平滑,唇红齿白。
这款滤镜,目前也在小红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被人冠上“更适合中国宝宝的特效”的标签。
除了滤镜外,Remini App 中,本身也具有不少之前打造的“网红”功能,比如上传多张照片后,用 AI 推理,帮你制作一条从小朋友到老人的外貌变化视频。这些滤镜功能在 App 出圈后,不见得不会被博主发现,引起更多的传播。
在爆火后马上推出第二款相关滤镜,可见Remini 团队的创造力、执行力都很高。
爆火之后,Remini 能不能维持超越“七天试用”的热度,不断进化,不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滤镜 App?Remini 团队的后续行为,值得关注。
妙鸭之后,另一个现象级的AI修图软件火了
Remini 到底有多大魅力?
这个五一,一款新的 AI 应用 Remini,悄悄登上了苹果中国区 Appstore 免费榜的榜首。
Remini 主打的是用 AI 对图片进行修复,也就是俗称的“老照片修复”。或许有点无心插柳的意味——Remini 此次爆火,却是因为 App 中的一款 AI 滤镜,可以将任意图片打造成粘土风格的照片。
作为一种不太常见的风格,粘土风自带一种故事感。即使构图上可能并不出彩,甚至只是一张自拍,生成的粘土人物,却很容易自带电影海报感,让人对背后的故事浮想联翩。
Remini 最早从日本火起来,而在中国,Remini 的特效图从五一前就开始在抖音和小红书上被用户自发传播。
五一假期,用户下载量一路增长,5 月 4 日,中国区单日下载量到达 24 万左右,截至 5 月 7 日,Remini 连续霸榜苹果 AppStore 免费应用排行榜第一名。
Remini 到底有多大魅力?
几次刷到 Remini 的帖子之后,我也忍不住下载了这款 App,想要一探究竟。
开盲盒的感觉令人上瘾
Remini app 在近期爆火后进行了更新,打开 App,现在在第一屏能够看到的,就是粘土特效的介绍。
整个 App 似乎对在中国爆火的准备不完全充足。虽然是在中国区下载,但 App 中,只有一半的文字已经汉化,另一半还是英文。
点开后就提示上传图片。爆火之后,有不少帖子表示上传图片这一步时间很久,不过在我测试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能在 10~30 秒之间完成。上传照片中的提示语很有趣——“正在重塑现实”。让人在这一步就开始期待满满。
接下来,就进入了照片处理的界面。Remini 在此处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设计,拉动展现图片的另一半,很有开盲盒的效果。
我上传了一张自己的照片,测试效果。
可以看出,Remini 生成的图片,并不是在原图上加一层滤镜这么简单。
在十年前左右,第一代为图片加滤镜的 AI 生图软件爆火的时候,就有不少 App 能够做出“油画感”、“素描感”的图片,但当时的软件,添加油画风格后与上传的原图角度、表情一模一样,而 Remini 作为新一代生成式 AI ,其效果则不同。
在生成的图片中,不但人物的表情变了——从低头到直视镜头,人物的衣着也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在多次生成中,我发现,有时候连图片背景也会被 AI 改变。在一张音乐节的照片中,我的照片因为背景的舞台不是很明显,被 App 直接优化成了一个大石头。
而对于同一张照片,多次生成时,Remini 也会生成不一样的效果,这为 Remini 增加了一种开盲盒的体验。配合上 App 的拉动效果,十分令人成瘾——每一次 AI 都会抓住人脸部的一种不一样的特征,生成一款像你又不像你的粘土娃娃,实在让人很想要一直拉动,看看这次生成的是什么效果。
抓住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但不生成与原图一模一样的效果,既增加了 App 的可用性——在第一次接触 Remini 时,我下载的主要动力就是可以拯救一些表情崩了但是景色美好的废片,同时,也增加了 App 的有趣性——用户甚至用这种特性,自发地生成了不少梗图。
丑萌成为突破点
同为爆火的 AI 图片工具,Remini 与妙鸭不同。
用 Remini 生成的人物,几乎不会被美化,反而在很多图片中,给人一种丑萌的感觉。
有网友对比了 Remini 生成的粘土风照片与美图秀秀生成的粘土风照片的区别。
上图为 Remini 生成的图片,而下图则为美图生成的图片。
博主表示 Remini 生成的图片,有些很怪诞,斗鸡眼很多,美图秀秀生成的则更柔和。
不过,评论区却有很多人表示,这正是这个 App 的魅力。
Remini 生成的图片,粘土风的感觉更真实。且仅以这两张图片而言,第一张虽然脸部没有第二张的绝对意义上“美”,但脸部的表情更俏皮和生动,更有戏剧感。
为了拯救不美的照片,小红书上也有人传授教程——先用卡通滤镜将图片美化,再传到 Remini 上,这样的教程也得到了部分用户的反对。
图片来源:小红书评论
可以看到,对于不少用户而言,像、丑萌、不“白幼瘦”,正是这个 App 的吸引力。
在让人变美的 App 已经足够多了的情况下,丑萌有时候也是一种吸引力。
我在使用中,也不断体会到这一点。从最开始上传一张图片,发现生成的照片简直太丑了,很崩溃,到忍不住想上传一些与朋友的合照,看看朋友们到底被 AI 丑化成了什么样,也是一种乐趣。
图片处理仍然是 AI 商业化的重要需求
Remini App 目前的收费模式是 70 元每周,但有一周可以免费试用。
不得不说,这个价格在国内不怎么“互联网”。
以之前爆火的妙鸭为例,价格也只是 9.9 元,且妙鸭爆火后,类似的 App 层出不穷,妙鸭最后也推出了免费版本供用户使用。
从数据上看也是类似的,Remini 在中国爆火后,5 月 4 日,其中国区的收入大概为每日 1 万美金,并没有完全匹配增长的用户规模,而且也只是美国区收入的七分之一而已。而五一假期过后,Remini 能否保持这样的增长和热度,仍然未知。
不过,Remini app 击中的用户需求显然是真实的。
因为安卓平台目前只有在谷歌应用商店才能下载到 Remini,在小红书每一个分享 Remini 的帖子下面,都有大量的安卓用户贴出自己的图片,求其他用户能帮忙生成一张粘土风的图片。
而在闲鱼上,甚至有人把它做成了一门生意。
1 元两张,1 元三张,也有不少人在点击想要。
在妙鸭之后,Remini 是第二个类似的爆火的 AI 图片处理 App。
和妙鸭找到了拍出“像人”但比人物原本更美的照片的需求相比,Remini 误打误撞找到了另一个 AI 图片处理的合适领域——生成不“像人”,但比人物原本更有趣的照片。
事实上,虽然 Remini 的图片处理能力已经很强,在某些情况下,仍然会出现 AI 固有的问题,比如在之前提到过的同一张照片中,Remini 也曾给我生成出一张有两个胳膊的图片。
但由于它生成的并不是一个真人,这样的照片并不会给我一种恐怖谷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反而会显得创造力十足。
这样的场景,利用了 AI 的能力,又借用场景优势,避开了 AI 的弱点,让 Remini 成为了 C 端产品中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的产品。
Remini 爆红之后,能否持续进化,成为一款立得住的 AI 产品呢?
仅靠一个功能,恐怕是不够的。历史上这样的图片处理 App有很多,许多都爆红过,但只是昙花一现。尤其是 Remini 目前提供的内容,恐怕还不足以支撑它的收费模式。
不过,Remini 目前已经切中了一个正确的需求。如果能够不断进化,虽然是一条有些难的路,却也不见得未来没有成为一个新的“美图”的机会。
很明显,Remini 目前也在努力。在粘土滤镜爆火之后,针对有些用户觉得粘土滤镜不够美的需求,在五一期间,就迅速推出了一款新的滤镜“玉”。
“玉”滤镜首先在中国开启内测,目前已经更新进了 App 中。从名字就可知,这个滤镜,更切中中国区用户的需求。
仍然是同一张照片,“玉”滤镜保留了将人物塑造成玩偶的概念,但很明显,因为材质的变化,人物的脸部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皮肤白皙、平滑,唇红齿白。
这款滤镜,目前也在小红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被人冠上“更适合中国宝宝的特效”的标签。
除了滤镜外,Remini App 中,本身也具有不少之前打造的“网红”功能,比如上传多张照片后,用 AI 推理,帮你制作一条从小朋友到老人的外貌变化视频。这些滤镜功能在 App 出圈后,不见得不会被博主发现,引起更多的传播。
在爆火后马上推出第二款相关滤镜,可见Remini 团队的创造力、执行力都很高。
爆火之后,Remini 能不能维持超越“七天试用”的热度,不断进化,不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滤镜 App?Remini 团队的后续行为,值得关注。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