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
登录 | 注册
投中网  >  生物医药  >  正文

VC/PE该掘金有持续“生命力”的大健康产业?

投中网   |   整理|张雪
2023-06-01 14:54:10

生命健康的下个掘金地在哪里?

生命健康产业是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风口之一。然而,由于这个产业涉及到的学科复杂,细分领域众多,造成了投资布局的高门槛。

那么立足当下的现实,生命健康的下个掘金地在哪里?不同投资机构的侧重点有何异同?投资时该注意哪些坑?

在2023中国(温州)创投大会暨首届浙江基金招商大会上,多位来自一线的投资人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分别是浙商创投管理合伙人游向东,澳银资本董事总经理薛臻昊,倚锋资本合伙人王开峰,瑞力投资合伙人陈海军、华润医药集团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郭伟、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董事长郑玉芬以及鼎心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慧。

在胡慧看来,当前在生命健康领域,有些方向国内已经与全球同步,因为这些东西都很新,也就意味着,从这点来讲,我们跟国外前沿方向在同一起跑线上。

具体到投资侧,游向东认为,生命健康领域的投资,首先要求投资人对刚性需求有清晰准确的判断,其次是团队。现在比较提倡打造“科学家+企业家”这样的创业模式。这过程中,教授、医生等知识产权怎么样去保护,从一开始跟你所创办企业要非常清晰关注、界定,为以后融资、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样,薛臻昊也认为团队很重要,在他看来,团队里应该有三方面人才,分别是技术人才、生产人才和商务人才。同时,他觉得并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能转变成企业家,还需要及早甄别,最好还是形成互补的创始团队。 

而对于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的难题,陈海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思考,他谈到:“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讲,建议在加大投入产业转化的同时,也需要把教授创业短板补上,教授专注技术和创新上,日常运营管理和商业化交给更加专业的团队,可以市场化打造产业集团,解决产业在运营管理和商业化共性问题,不同教授的产品孵化的产品都转移和嫁接到产业公司,这样既可以把平台打造成有丰富产品线的公司,同时避免教授变成企业家的难点,也可以在当地很好形成产业集团”

此外,不同于大多数机构在早期项目上掘金,王开峰则更喜欢投中后期的项目。他觉得虽然有的中后期项目估值贵一点,但这时候扶一把拉一下还是个比较好的标的。

同时,郭伟也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策略:“我们还是想投的阶段靠前一点,核心产品进度目前在国内是不是排名前5,最好在前3,因为先发优势还是很重要,研发能力和推进速度能不能跑在前面,是非常重要考量指标。”

以下为现场探讨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郑玉芬: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担任本场论坛的主持人,首先感谢主办方以及温州市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大家相聚在这里。

我是第二次来到温州,感觉特别亲切,好山好水好风景,李校堃院士给大家做了很多介绍,我们对于温州生态和大健康环境有了深刻的了解。本场主题是“掘金”,我相信今天能够坐在台上的各位嘉宾肯定都掘到了金还掘到不少金,今天论坛开场,请各位介绍下自己和自己的所在机构,以及自己过去掘到什么细分赛道的金。首先有请游向东总。

游向东: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好,非常高兴来温州参加这个大会,在温州待一天半开了好几场会,感觉温州生命健康产业,包括其他产业整个创投氛围越来越浓厚,我来自浙商创投,我们主要聚焦在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还有新制造四个板块,我主要负责生命健康板块。

我是医生,还在出门诊,对医疗的需求会比较清晰。我们投了将近60个医疗项目,主要聚焦生物医药、创新器械,包括一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要围绕人才,围绕科技,特别是以高校、教授、临床医生转化的项目孵化和投资。

郑玉芬:谢谢游向东总,今天各位嘉宾的组成很有意思,几乎代表了我们医疗投资里面的各种类型,有大的央企、国企还有民营的VC、PE机构,下面有请薛臻昊总。

薛臻昊:非常荣幸来到温州参加创投大会,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我是来自澳银资本的薛臻昊,跟游总不太一样,我背景是纯金融,15年开始做投资。澳银资本成立09年,从成立到现在总共投了接近100个项目。15年以后80%以医疗为主,我们主要特色是聚焦在早期,可以到种子,可以到先进院的在职人员或者博导没有出来之前开始跟。澳银投资主线用一句话解释,我们是投资技术型企业,大概介绍这么多。

郑玉芬:开峰总。

王开峰:大家好,我来自倚锋资本,我们主要专注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公司总部在深圳,目前投了近百个项目,其中70%投的医药,30%投的医疗器械。很多同行谈到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确实是当前热门赛道,但我们投的项目回报高的还是医药项目。

郑玉芬:接下来请海军总。

陈海军:我来自瑞力投资,瑞力投资是上海三大国资组建基金管理公司,依托股东的产业资源做产业投资,以两个赛道为主,一个是围绕上海实业旗下的上海医药布局生物医药领域,另一个是围绕上海报业布局文化科技消费领域。重点是刚在温州设立医疗新消费基金,首期规模10亿,今年是投资期的第一年,希望有更多机会跟大家合作交流。

郑玉芬:阶段上,瑞力更喜欢早中晚哪个阶段?

陈海军:我们对阶段要求更多从产业发展阶段或技术角度,如果细分领域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竞争格局明确,就后期为主;如果属于新技术,发展早期就投比较早期,核心是关注赛道和企业本身的潜力,不在特别关注是否属于A、B、C哪个轮次,谢谢。

郑玉芬:接下来有请郭伟总。 

郭伟我是来自华润医药基金的郭伟,我们基金一期投了十几个项目,目前完整退出的有3个,我们基金主要投创新类生物医药和医药器械,以早期AB轮为主,现在不敢往前走,成果转化项目也在看,去年跟温州温医大、国科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合作率选很多项目,目前有的项目在推进过程当中。基金也关注像医用医学材料成果转化项目,希望下一个爆款诞生温州地方。 

郑玉芬:期待温州成为你福源之地,接下来胡慧总。

胡慧:鼎心资本做医疗投资是从2016年1月份开始的,到现在为止,鼎心医疗投资已经有七年多的时间。在医疗方向上,我们前期是以医疗器械为主。从去年开始,我们发起设立了由南创投参与出资成立的医疗天使基金,又开始朝着前沿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药板块延展。目前,医疗器械、生物药、生物技术都是我们投资重点方向。

我们的比较大的特色在于我们在投资阶段上面投得非常早,几乎所有医疗器械都是投在临床前,投在动物实验或者型检阶段。去年我们在医疗器械方面进一步往前投,投资了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科技成果转化的天使项目。鼎心是最早轮次投资方,这个项目是一个眼科全飞秒手术设备,由高校技术转化出来再开展商业化落地,跟温州眼科产业密切相关。除了医疗器械之外,我们在去年也朝着生物前沿技术延展,现在投到一期临床之前,在IIT之前就开始介入。

整体来讲,鼎心在医疗方向做了七年以上投资积累,投资阶段非常早期,现在更加早期,往天使阶段,往原创早期阶段投资。刚好领导提到拿到多少批文给多少奖励,在我们看来,最难的恰恰就在于在企业的早期阶段,怎么样支持企业往前开展一期临床,二期临床直至拿到批文。拿到批文以后也不能说万事俱备,但这时候企业往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我们在最早时间里面能够识别企业、陪伴企业成长,应该来讲鼎心是一家蛮有特色投资机构。

郑玉芬:谢谢胡总。接下来另一个话题,想让大家聊聊,您和您所在机构认为未来的大金子到底在哪些细分赛道?您会更关注哪些细分赛道和细分领域?首先有请游总。    

游向东:这个问题很大,我们从16年开始做医疗产业投资。按照我们的分法,第一阶段做了并购,投了很多医疗服务。第二阶段投了相对比较中后期项目。这两年越来越多早期项目。前年开始到今年为止,最晚A+轮,天使轮、种子轮都在投,一个老师一个医生都在投,整个市场变化促使我们也在改变,这是第一维度。

第二维度是,团队打磨对项目判断的能力,我们在2020年投了MRNA项目,当时全球没有一个产品,所以我们也觉得很忐忑,后来有了MRNA疫苗验证了,这时候估值翻了几倍上去,早期判断要求会更高。

郑玉芬:是的,经验、胆识和魄力缺一不可。

游向东:从我自身来讲,临床医生对需求判断会比较苛刻,因为有的临床需求是真实客观的,有些临床需求是虚无缥渺的,甚至是伪需求,投资人对刚性需求的判断,我觉得非常重要。第二是团队,特别这几年从我们接触的早期项目来看,还是有很多误区或者是认知上的一些不足。现在比较提倡打造“科学家+企业家”这样的创业模式。过程中,教授、医生等知识产权怎么样去保护,从一开始跟你所创办企业要清晰界定,为以后融资、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昨天看了眼谷和李院士基因谷挺震撼,生物医药在温州情况让我大开眼界,基本生态已经有了,产学研生态已经有了,现在有两方面可能需要一起努力,一是温州目前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做挺好,科研方面人才也是挺饱满,不断引进产业化的人才、企业运营人才,我认为需要不断有产业政策、产业人才、产业生态打造引导。很多项目很好,以合作、转让为主,自己从头到尾开始研发转化,最后成为从温州走出来的企业是很重要的。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导,路径设计,模式创新,商业落地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我们愿意一起配合支持温州做一些事。

郑玉芬:谢谢游总,就游总的话题有两点共鸣。2015年,有人把MIT教授拉回来一起创立公司,后来为了进入角色不叫教授直接唤总,其实他会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进入到企业家的角色,所以在这过程中的确需要企业不仅仅是融资还要融智还要融资源。你的资本合伙人、投资人不仅仅有钱,还应该熟悉这个领域,了解这个产业,企业家选的投资人非常重要。

科学家、企业家是两种语言体系、思维体系,对专家创业有非常大的挑战。我做医疗投资 16 年,也投资了 100 多家企业,这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这些科技顶尖人才的痛苦,才有今天我蜕变为他们创业的陪跑者。刚才游总的一番话让我特别感慨。 

游向东: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人。

郑玉芬:专业性还是蛮重要的,游总觉得成果转化是大金矿,值得我们一起挖一挖。薛总,您觉得接下来大金矿在哪里。

薛臻昊:首先,我先举几个例子,这是澳银真正拿钱买回来的教训。第一家是做CT技术的深圳公司,是一位美国教授创立的,我们投了接近2000万,创始人的背景导致他是纯技术研发,与实际生产临床存在脱钩,我们投2000多万之后一年就烧完了,这是第一个坑。我们觉得一定团队里面应该有三方面人,一个是技术人才,保证公司竞争力,早期创业必不可少的。二是生产人才,在医疗器械跟药的领域,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制剂、产品、设计理念是很重要一部分,很多研发人员没有做过产品,生产到后面也是一个坑。三是市场和商务人员,有些特别好的项目,技术和产品都不错,但创始人没办法在短期内介绍公司是做什么的,也就是融资能力。其实我们很需要在三五分钟或者十几分钟讲明白高深技术应用和壁垒所在,有些投资人一天看很多项目,没有太多耐心。

第二个例子,我们在2010年投的新产业生物,在2022年退的时候,有差不多接近100倍回报,我们投完到退就没有费心管过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为什么能成功?他们创始人从研发人员转变为企业家很成功,会把控整个公司每年业绩规划,十年来他们业绩规划一直是达标的,我们投七八十个项目里面业绩达标率只有30%到40%。

不是所有研发人员都能完成到企业家的转变,最开始投早期还是希望有上述三个支柱来做,到了后面很顶尖人靠钱很难挖到,要靠股权。

另外,澳银在医疗领域不看赛道,看技术。我们只有一条主线是技术创新,不看服务,只要技术OK。我们也碰到很多教授给我们讲他们可以做什么,目前产品有哪些,我可以比他做更好,但他没有考虑到患者和医生需不需要,这样的成本对患者、医生、医保来说有没有必要。最后,任何企业最后评判一定是现金流,现金流最核心就是医生愿不愿意为这个东西付费,医保能不能支付。

郑玉芬:薛总的分享特别有价值。成功来自于交了多少学费,后来大家自我安慰赚的比赔的多就是赢家,有时候觉得创业需谨慎,有时候失败是必然,成功是偶然的。为什么这么讲,想要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素凑齐的,有时候创业者是一位人才,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当中,他达到顶尖高度。但企业家需要的是人物,他能够把很多资源整合起来为他所用,包括在不同的环节上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才为他所用。我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希望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就把各个大柱子立出来,比方说CTO、CFO、CMO,就让企业拥有完整的团队,这样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也是有感而发,补充几句,接下来请开峰总。 

王开峰:倚锋资本创始人早期投了迈瑞医疗,当时投了很多,我们是迈瑞在美股上市时前十大股东,迈瑞上市之后赚了五六十倍,这是我们创始人掘的第一桶金。我们倚锋资本比较专注,只投医药和医疗器械,我们认为投资价值一定是产品驱动的。 

虽然很多时候大家喜欢谈有多少公司上市,但我们每年都要看多少产品上市,投入多少好的产品。2021年国家批了24个一类新药,而倚锋资本投资企业旗下有5个新药获批,占全年获批总数的20.83%,这是我们更引以为豪的,当然企业后续融资及上市进展也是不错的。我们去年投了16家企业,4家企业IPO,业绩还是很亮眼的。 

我们不在乎赛道的大小,天使轮也投了七八个,主要专注医疗健康领域,每个阶段都会看。我个人现在很喜欢投中后期的项目,我们认为虽然有的中后期项目估值贵一点,但这时候扶一把拉一下还是个比较好的标的,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郑玉芬:谢谢开峰总,大家有一些细分的关注之后,有些企业不一定非得适合纯财务投资人,大家看项目的时候还是会有所侧重。比如创新度、阶段,我之前觉得前20年到前5年,这15年差不多大家都是渠道为王,未来五年相信会变成产品为王,大家从摘果子的状态变成园丁,要培育果树让它开花结果。谢谢开峰总分享,接下来海军总。

陈海军:我们基金关注的赛道,主要在精准诊疗,消费医疗和创新器械,其中眼科赛道是我们重点关注的赛道,与温医和眼谷有很好的协调,同时结合目前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关注上游材料和关键部件,更加关心底层技术的突破和卡脖子的技术。 

前面大家讲了提到成果转化的困惑,特别教授能否成功转型成企业家。我觉得可以换一个思路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政府包括很多投资机构都在做成果转化项目时,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效果并非显著,这主要基于两个底层原因, 

从原创角度来讲,上一周期生物医药的大爆发,从结果来看,就那么一些产品和极少数的公司,成功概率并不高,大方向上看,整个行业的机会仍然在于并购整合,从国外上市药企和器械企业的家数,国内公司还是太多。从地方政府角度来讲,建议在加大投入产业转化的同时,也需要把教授创业短板补上,教授专注技术和创新上,日常运营管理和商业化交给更加专业的团队,可以市场化打造产业集团,解决产业在运营管理和商业化共性问题,不同教授的产品孵化的产品都转移和嫁接到产业公司,这样既可以把平台打造成有丰富产品线的公司,同时避免教授变成企业家的难点,也可以在当地很好形成产业集团,谢谢。

郑玉芬:谢谢海军总,每一个人才都有自己的所长,如海军总所说,像硅谷模式,很多教授自己已经形成知识产权申请以后给到创业公司入股,实际上日常产品化、产业化的参与并不是特别多,只要把技术指导好就好,分工非常明确,成功率高很多,这也是非常好的掘金地方。接下来请郭伟总。

郭伟:我们基金经历一期以后,二期更聚焦,主要是创新药械,医药里面目前最热,最前沿技术都是往底层技术——细胞基因细分赛道走。生物医药领域,我们目前对细胞治疗,实体瘤方面突破都有关注,目前国内有些优质项目。器械方面目前还是以高值耗材和IVD为主,介入/植入类高值耗材、眼科类、运动医学类、可吸收医用材料等,现在基本全覆盖了,挑战挺大的。还有手术机器人这种前沿赛道我们也会关注。投资策略方面,我们还是想投早中期阶段的项目,核心产品进度目前在国内是不是排名前5,最好在前3,大家都知道,前几年像PD1前5名吃到肉后面汤喝不到,如果项目创新度不是那么强,先发优势还是很重要,研发能力和营销推进速度能不能跑在前面,是非常重要考量指标。

第三,近期看到部分创新药企申请科创板撤板,原因是产品比较单薄,产品表面看也算是创新,但在临床方面没有放量,业绩有所下滑,在商业化上没有证明创新性能带来比较大销售收入。一年多来科创板不管创新药还是器械排队撤板不少,投资难度越来越大,很多领域看着挺创新,包括一些香港18A做AI影像诊断、介入类、诊断等企业,上市以后收入增长没那么快,每年一两亿收入市值在港股就十几亿的市值,集采常态化后市场竞争很激烈,未来还是要聚焦能研发和销售能力都比较强的项目,可以持续推出大品种的细分领域。

郑玉芬:谢谢郭总,像中国有4000多万家企业,A股只有4000多家,是万里挑一的,上市还是比较有难度和挑战的事情。接下来请胡慧总。 

胡慧:现在科技,特别医疗领域创新比半导体领域创新还要快,还要前沿,非常快不是渐进式创新年代,而是科学进步突飞猛进的时代。特别是在生物药这些领域当中非常之前沿,而且在这个领域当中,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引领创新两座高峰。

中国从2016年开始,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做了创新评审,叠加肿瘤免疫疗法技术应用突破有一个大的浪潮。在中间会出现中国生物药投资浪潮,也留下来很多创业和产业人才。生物药的产业基础,包括很多投资机构,都在这中间成长起来。

现在来讲,我认为进入到第二阶段,它有这样几个特性:

全球同步,原来可能在做快速跟随,现在像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包括核酸药物,这些方面中国和全球在同步。因为这些东西都很新,也就意味着,从这点来讲,我们跟国际前沿在同一起跑线上。我认为投资人在这样时代,需要做真正创新,面对真正的难题。这是非常大的时代,要有勇气要有耐心。这不是技术渐进时代,而是技术突飞猛进时代,中国走在很多技术同步前沿的阶段。现在投资非常前沿一些技术是能够给我们,无论是真正中国医疗领域发展,还是投资人带来回报的年代。

至于投什么?很简单,我们没有攻克什么就投什么,像是癌症是全球所有生物人、医疗人所攻克的前沿方向,也包括现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整个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等。医疗有些方面很简单,问题非常清晰。有哪些疾病没有得到很好治疗、哪些死亡率很高无药可治,就是我们前进方向,方向非常明确,但是道路非常艰难。这意味着,在医疗投资里面必须秉持长期主义态度,才能够真正来讲推动产业的发展。

国外就是这么走过来,中国仍然要这么走。目前我们有几个项目同步在看,从年龄、资力、团队完整性来考量,可能这些项目是最弱的。但是他们提出来解决病症的方法,创新性是最强的。早期投资不是说我们在下赌注,而是说在这中间要很认真地看他的学术文章,包括逻辑分析、动物实验上面的数据,再决定要不要支持他们。如果成功将是非常重大的突破,我觉得这是早期投资的关键之一,是面临0到1的重大突破问题。 

最后讲到这种创新能不能在大企业里面来做。为什么在国外,一个叫大型医药企业,一个叫生物公司。作为大型公司,最擅长把药物做更好的商业化成果转化,做大规模。最不擅长的,是从0到1的研发突破环节,全球都是这个逻辑。在最原始阶段,一定需要一个小公司聚焦在非常重要的小方向上,把科研的、转化的、资本的架构搭好,把0到1突破。谢谢大家。

郑玉芬:谢谢胡慧总,我觉得一个好的时代来临,睡觉好像都在浪费时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上下而求索,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包括我们温州的健康产业一定会迎来辉煌时刻。思想的盛宴总是意犹未尽,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非常感谢在座各位的聆听。我们下次温州再相会!


网站编辑: 郭靖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 200

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 没有更多评论了 ——
联系我们 欢迎投稿
  • 投中网
  • CVS投中数据
  1. 创新经济的
    智识、洞见和未来

  2. 投资人都在用的
    数据专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