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提到山东的阿胶品牌,福牌和东阿阿胶都是不可不提的老字号。不过目前来看,东阿阿胶的发展更胜一筹。
1952年,首家国营阿胶厂—东阿阿胶厂成立,阿胶生产工业化拉开了序幕。1996年东阿阿胶成功登陆A股。公司作为稀缺中药股,业绩一直稳健增长,被业内视为白马股,备受关注。但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却爆了不小的雷。
2019年中报显示,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营收同比下滑36.69%至18.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77.62%至1.9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公司股价也开始“跌跌不休”。

5月份,公司开始回购计划,拟以不低于7.5亿元不高于15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东阿阿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不过,虽然此次业绩下滑让人大跌眼镜,但是仔细看来,也在意料之中。
东阿阿胶提价不断,销售受阻
“公司基本每年都会在11月份的时候发布涨价的通知啊,最早我爷爷那会儿刚17块钱一斤。”东阿县阿胶销售商郑华(化名)说道,“阿胶最火的时候是在2014年、2015年那会儿,当时囤货卖的话,利润基本能达到100%。”据浙商证券研报显示,2005年至今,东阿阿胶已经累计提价18次,价格增长了20倍。
2006年,秦玉峰正式就任东阿阿胶总经理,当年东阿阿胶块价格上调了20%。文化营销和价值回归是秦玉峰认为对公司做得影响最大的事。据其价值回归理论称,在明代,阿胶每市斤税收征银一钱六分,按当时税收惯例,流通税占销售额的二十分之一,折算下来阿胶价值每市斤三两二钱白银,相当于每市斤4000-6000元人民币(1市斤=500g)。
在价值回归战略的指引下,东阿阿胶系列产品中的阿胶块出厂价在2016年-2018年分别提价14%、10%和6%;同时段内复方阿胶浆分别提价14%、10%、0%;桃花姬则提价25%、0%和0%。几经提价过后,经记者走访,在北京某商场实体店内,铁盒红标阿胶已经涨至480g近3000元。
价格涨到这么高,货还能卖的出去吗?此前数年,价格上涨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净利润。但是到了2018年,营收开始出现负增长,到2019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开始大幅下滑。阿胶系列产品销量暴跌。

公司应收账款大幅提升。

大量的存货积压在渠道和经销商手中。“现在东阿阿胶让本地小厂围攻的很厉害,他们的胶对于老百姓来说价格太高了。现在很多小厂的营销做得也不错,很多人都选择吃那些便宜的胶了。2018年说是涨价6%,实际也没执行,价格太高啊,卖不动。”郑华说道。
在北京的销售终端情况又是如何呢?走访过程中,有东阿阿胶某商场专柜的店员向记者表示,阿胶块很不好卖,大部分消费者都觉得价格太高。店内陈列着三种东阿阿胶品牌的产品:东阿阿胶块、东阿固元膏和桃花姬阿胶糕,店员向记者表示桃花姬在三者中出货速度最快,价格合适也方便携带。对于为何价格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代理商表示主要是阿胶含量不同,但是在记者追问如何辨别阿胶含量高低时,并未有明确回复。在和记者交谈的半个小时中,并没有其他消费者来光顾门店。
虽然桃花姬对外宣传的功效是滋阴养血,美容养颜,但是据郑华和上述店家表示,桃花姬里的阿胶含量其实很低。
渠道混乱,阿胶价值受争议
通过对比调查,记者发现不同地方的阿胶价格存在很大差异。“从我这儿买的话,红标阿胶1650元一斤,绝对保真。”郑华说道,“北京肯定贵啊,人们的消费水平高,不同的地区售价都会有所不同。”反应到报表上,不同地区的毛利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线下如此,线上情况也同样混乱。一样的东阿阿胶块,在不同的店家售价也是各色各样。不仅是价格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近年来的假阿胶事件也更加剧了消费者购买阿胶时的顾虑。“驴皮不够,杂皮来凑”几乎成了阿胶业内公开的潜规则,马皮、猪皮等成为了不良商家的“心头好”。“阿胶的水太深了。”阿胶销售商张琪(化名)说道,现在买阿胶仿佛变成了去潘家园挑文玩,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得懂行的人带才有保障...
此外,东阿阿胶的营养价值也在不断经受挑战。丁香园创始人、生物信息学博士李天天对于阿胶有没有用曾表示,“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我认为鸡蛋的价值比它们大多了。”此前卫计委的12320官微也曾发布消息称阿胶只是“水煮驴皮”,驴皮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虽然其已经删除了此条微博,但也引发了网友对阿胶营养价值的热议,其中不少人认为阿胶所宣传的疗效并不靠谱。
“药中茅台”还值得投资吗?
虽然距离价值回归理论中的4000-6000元/斤还有一段距离,但目前市场的反应已经十分激烈。提价策略似乎已经走不通了,公司的股价最近也在不断下跌。但是,东阿阿胶毕竟是明星企业,2016年公司在城市零售药店终端的市场占比超过了60%。此次业绩滑坡是不是只是一时?这段时间的股价低谷,又是否是一个不错的投资节点?
据公司财报显示,虽然2018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只有20.85亿元,但是当年其品牌价值已经高达371.34亿元。品牌护城河可见一斑,而且近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增速可观,在近两年的涨价公告中,公司也在不断强调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和提升工艺标准。据财报显示,2017年东阿阿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4.21%为2.26亿元,2018年同比增长8.07%为2.44亿元,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7.29%,达1.13亿元。
此外,老字号正在推陈出新,焕发生机。“阿胶+”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新常态,比如与爱之味合作推出的阿胶燕麦饮、与稻香村合作推出的阿胶月饼等。
不过,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阿胶还会再涨价吗?“看现在这种情况,近两三年应该不会了,再涨更卖不动了。”东阿县阿胶销售商郑华说道。“具体还是参考半年报吧,里面的信息已经披露的很详细了。”东阿阿胶相关人员表示。
东阿阿胶是否到了新的投资节点
东阿阿胶提价不断,销售受阻,未来还会再涨价吗?
“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提到山东的阿胶品牌,福牌和东阿阿胶都是不可不提的老字号。不过目前来看,东阿阿胶的发展更胜一筹。
1952年,首家国营阿胶厂—东阿阿胶厂成立,阿胶生产工业化拉开了序幕。1996年东阿阿胶成功登陆A股。公司作为稀缺中药股,业绩一直稳健增长,被业内视为白马股,备受关注。但是,2019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却爆了不小的雷。
2019年中报显示,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营收同比下滑36.69%至18.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77.62%至1.9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公司股价也开始“跌跌不休”。
5月份,公司开始回购计划,拟以不低于7.5亿元不高于15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东阿阿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不过,虽然此次业绩下滑让人大跌眼镜,但是仔细看来,也在意料之中。
东阿阿胶提价不断,销售受阻
“公司基本每年都会在11月份的时候发布涨价的通知啊,最早我爷爷那会儿刚17块钱一斤。”东阿县阿胶销售商郑华(化名)说道,“阿胶最火的时候是在2014年、2015年那会儿,当时囤货卖的话,利润基本能达到100%。”据浙商证券研报显示,2005年至今,东阿阿胶已经累计提价18次,价格增长了20倍。
2006年,秦玉峰正式就任东阿阿胶总经理,当年东阿阿胶块价格上调了20%。文化营销和价值回归是秦玉峰认为对公司做得影响最大的事。据其价值回归理论称,在明代,阿胶每市斤税收征银一钱六分,按当时税收惯例,流通税占销售额的二十分之一,折算下来阿胶价值每市斤三两二钱白银,相当于每市斤4000-6000元人民币(1市斤=500g)。
在价值回归战略的指引下,东阿阿胶系列产品中的阿胶块出厂价在2016年-2018年分别提价14%、10%和6%;同时段内复方阿胶浆分别提价14%、10%、0%;桃花姬则提价25%、0%和0%。几经提价过后,经记者走访,在北京某商场实体店内,铁盒红标阿胶已经涨至480g近3000元。
价格涨到这么高,货还能卖的出去吗?此前数年,价格上涨确实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净利润。但是到了2018年,营收开始出现负增长,到2019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开始大幅下滑。阿胶系列产品销量暴跌。
公司应收账款大幅提升。
大量的存货积压在渠道和经销商手中。“现在东阿阿胶让本地小厂围攻的很厉害,他们的胶对于老百姓来说价格太高了。现在很多小厂的营销做得也不错,很多人都选择吃那些便宜的胶了。2018年说是涨价6%,实际也没执行,价格太高啊,卖不动。”郑华说道。
在北京的销售终端情况又是如何呢?走访过程中,有东阿阿胶某商场专柜的店员向记者表示,阿胶块很不好卖,大部分消费者都觉得价格太高。店内陈列着三种东阿阿胶品牌的产品:东阿阿胶块、东阿固元膏和桃花姬阿胶糕,店员向记者表示桃花姬在三者中出货速度最快,价格合适也方便携带。对于为何价格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代理商表示主要是阿胶含量不同,但是在记者追问如何辨别阿胶含量高低时,并未有明确回复。在和记者交谈的半个小时中,并没有其他消费者来光顾门店。
虽然桃花姬对外宣传的功效是滋阴养血,美容养颜,但是据郑华和上述店家表示,桃花姬里的阿胶含量其实很低。
渠道混乱,阿胶价值受争议
通过对比调查,记者发现不同地方的阿胶价格存在很大差异。“从我这儿买的话,红标阿胶1650元一斤,绝对保真。”郑华说道,“北京肯定贵啊,人们的消费水平高,不同的地区售价都会有所不同。”反应到报表上,不同地区的毛利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线下如此,线上情况也同样混乱。一样的东阿阿胶块,在不同的店家售价也是各色各样。不仅是价格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近年来的假阿胶事件也更加剧了消费者购买阿胶时的顾虑。“驴皮不够,杂皮来凑”几乎成了阿胶业内公开的潜规则,马皮、猪皮等成为了不良商家的“心头好”。“阿胶的水太深了。”阿胶销售商张琪(化名)说道,现在买阿胶仿佛变成了去潘家园挑文玩,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得懂行的人带才有保障...
此外,东阿阿胶的营养价值也在不断经受挑战。丁香园创始人、生物信息学博士李天天对于阿胶有没有用曾表示,“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我认为鸡蛋的价值比它们大多了。”此前卫计委的12320官微也曾发布消息称阿胶只是“水煮驴皮”,驴皮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虽然其已经删除了此条微博,但也引发了网友对阿胶营养价值的热议,其中不少人认为阿胶所宣传的疗效并不靠谱。
“药中茅台”还值得投资吗?
虽然距离价值回归理论中的4000-6000元/斤还有一段距离,但目前市场的反应已经十分激烈。提价策略似乎已经走不通了,公司的股价最近也在不断下跌。但是,东阿阿胶毕竟是明星企业,2016年公司在城市零售药店终端的市场占比超过了60%。此次业绩滑坡是不是只是一时?这段时间的股价低谷,又是否是一个不错的投资节点?
据公司财报显示,虽然2018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只有20.85亿元,但是当年其品牌价值已经高达371.34亿元。品牌护城河可见一斑,而且近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增速可观,在近两年的涨价公告中,公司也在不断强调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和提升工艺标准。据财报显示,2017年东阿阿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4.21%为2.26亿元,2018年同比增长8.07%为2.44亿元,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7.29%,达1.13亿元。
此外,老字号正在推陈出新,焕发生机。“阿胶+”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新常态,比如与爱之味合作推出的阿胶燕麦饮、与稻香村合作推出的阿胶月饼等。
不过,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阿胶还会再涨价吗?“看现在这种情况,近两三年应该不会了,再涨更卖不动了。”东阿县阿胶销售商郑华说道。“具体还是参考半年报吧,里面的信息已经披露的很详细了。”东阿阿胶相关人员表示。
0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投中网,或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投中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